志愿者在呵护没有亲属的伤员。
浙江在线5月30日讯 四川灾区移送我市8家医院的病员,目前正在接受无微不至的治疗和照料。昨日已有不少热心市民前往探望伤员,但医院提醒大家:院方将尽力提供良好的治疗和舒适的环境,请大家放心,暂时不要前往探望,以免打扰伤员静养。
医院尽全力医治
各家医院都在全力医治和服务伤员。前天晚上,我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到伤员后,专家组立即展开会诊,并连夜对几名有需要的病人进行胸部CT拍片、清创手术等,上正常班次的医护人员最晚直到昨天凌晨2时30分才下班。
我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每位伤员都安排了专门的医生及护士,并预约好了心理医生,伤员一有心理异常状况,医生就将及时到位。此外,病人家属的饮食、住宿等也悉数就近安排妥当。
温医附二院则介绍,该院为伤员配备了7位24小时陪护的护工,生活照顾上不成问题。
志愿者热心服务
昨天早上7时多,温州医学院杏林志愿者社闫婧等5名成员,就从学校赶到附二医的特殊病房。闫婧和在地震中右腿骨折的11岁女孩王梦杉很快就像朋友一样聊起天来。据闫婧介绍,得知灾区的同胞来温治疗,他们志愿者社立刻就有70多人报名要求做义工,学校还特地组织了心理知识的培训。接下来他们将5人一组,轮流到病房帮忙照顾病人。
昨天下午4时25分,记者来到附二医南浦院区19楼,入口右转,走过一条几米长的走廊,便到了可容纳五十张病床的大病房。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包括伤员、家属、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在内,病房内人数近四十人。
病房入口靠右的区域,多住着年龄相对大的伤员。他们大多安静地靠在病榻上,偶尔和家属轻轻地交谈。这里,四位身着印有“骨科志愿者”红色T恤的志愿者吸引了记者目光。她们全部围在一张病床前。她们在为一位老人洗头。
在另一头,温州182义工网的5名义工也早已忙开,义工“海东”正给85岁的老人李素华捏脚。“海东”从小在四川长大,会讲四川话,不仅可以陪老人聊天解闷,还可以给医护人员当翻译。据“海东”介绍,182义工网有相当的心理帮扶经验,将5人一组,每天分三组照顾没有亲人陪护的灾区伤员。
探望多数被婉拒
据市三医介绍,伤员送到当晚,就有市民前来探望,但都被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劝阻。一来伤员们需要静养,二来一些伤员有伤口感染现象,太多人进出,也不利于治疗。附二医特殊病房负责医生唐疾飞则表示,医院方面近几天内将对病人们进行全面诊断,需要清静的环境。
为此,各家医院在探望方面都是“把关”颇严。记者欲进入病房采访,也多被拒绝。据温医附二院介绍,院方制订了严格的探视制度,连本部医生进入病房都要申请。
专家建议适度关爱
“关爱不应过度,无关人员最好还是别去探望。”昨天,记者采访了市三医心理诊疗中心主任黄国胜,他也是该医院针对四川伤员成立的专家组成员之一。黄医生建议,对伤员的采访、慰问、探望、特殊照顾等,还是应能免则免,尽量对伤员少些干扰。附二医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戴王磊昨天带领了两名心理咨询师为入院的伤员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戴王磊说,“伤员来温治疗,我们除了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外,还应该注意避免对伤员心理上的‘二次创伤’。”他认为,目前频繁地探视,慰问伤员,很可能会让许多人“旧事重提”,增加悲伤,给伤员一个放松、安宁的心理氛围,同样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