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眼前这个穿着白衬衫,宽松运动裤,说话时习惯低着头的大男孩是个家境殷实的富家子。
汶川大地震后,他前后捐款3次,一共是47500元。这是他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全部零花钱。
他今年17岁,是宁波一所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学校的大部分师生都不知道他的这次慷慨解囊,即使有同学在报纸上看到了相关的报道后来问他,他也摇摇头说:“不是我!”
也就是这个孩子,曾经被同学封为“班里最大的败家子”,因为他手头的零花钱一直很宽裕,花钱也是大手大脚。而这次捐款,他对最要好的哥们都守口如瓶,因为怕知道的人多了,别人会认为他是在炫富。
究竟他这次为什么要把所有的零花钱都捐出来?大额捐款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我们来听听这个花季少年的内心独白。
把零花钱全部捐了出来
首先我要申明一下,有的报道里说我捐了19.6万多元,其实其中的15万是妈妈捐的,我捐了4.6万元。
地震后的第3天,学校里组织捐款,当时我身上只有几个硬币,就向班主任借了500元。后来,学校第二次组织捐款,我又捐了1000元港币。
17日那天晚上,学校里组织我们看央视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晚会,我看着看着,好几次鼻子都酸了。回到寝室后,我一直睡不着,满脑子都是那些被埋在废墟下和坚强逃生的孩子的画面。我起来打电话给妈妈,说要把存着的零花钱全部捐出来。妈妈说,你作为一个学生,捐的钱够了。
隔了几分钟,我又打,让她也去看一下那场晚会。
第二天,我再打,还是要捐零花钱。妈妈的顾虑是,在学校里捐得太多,会被误认为是在炫富。我说,那你帮我捐到别处,别留名字。
过了几天,有隔壁班的同学来问,说在报纸上看到我捐了19万多,我就打马虎眼,扯开话题。
后来妈妈解释,那天她急着去外地出差,就把钱交给朋友请她帮忙捐到区里的红十字会。结果红十字会要求留下捐款人姓名,她朋友就把我和妈妈的名字都签了。
红十字会在统计数据时查到了我的学校,到学校问了才找到我。校长找我谈话,我请他答应帮我保守这个秘密。
曾是“班上最大的败家子”
其实我没你们想像的那么思想高尚,之前我是个特别会花钱的孩子。爸爸做生意经常不在家,从来不控制我的零花钱,妈妈倒是整天唠叨要节省,每月的零花钱控制在1000多元,我经常花完了就挪用压岁钱“小金库”里的存款。
我是班长,对待同学也从不吝啬,经常请客,以前还为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而得意。可有一次,一位同学冲着我说:“你是我们班上最大的败家子。”我懵了,那是前所未有的羞愧。仔细想想我的确挺“败家”的,想买什么就买,从不考虑是否真的需要或是值得拥有。即使在学校食堂吃饭,一餐也要用掉十几二十元,其实很多菜吃不掉全都浪费了。从那以后,我才意识到自己这么不懂事,父母辛苦赚来的钱我却没想过珍惜。
庆幸没给父母丢脸
我决心要克制,只带少量的零花钱在身边,其余的都存起来。学校第一次组织捐款的时候,刚好是住校两周后“放归”前夕,身上的钱都花完了,只好向老师借。
当然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还是会心痒痒,偶尔还会“破戒”,所以这次我咬咬牙,把钱都捐了,也免得再放纵自己。呵呵,其实这笔钱对我来说没什么急用,但对灾区人民来说,却是救命钱。
后来知道妈妈在捐款时添了15万元,爸爸也在计划捐助希望小学,我庆幸,没给他们丢脸。那一刻,我感到自己长大了,成年人就应该这个样子。
这回,我“败”得很彻底,但很值!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有老师、同学推门进来,他就马上压低了声音。末了,他请我不要写出他的名字,我答应了。也许,47500元钱对于这个孩子的家庭来说,算不了什么,但这笔钱却见证了一个花季少年的成长。
从他说“有同学说我是班里最大的败家子”时的羞愧不安,到后来“我快18岁生日了,这就当是成年礼”时的淡然自若, 这个典型的富二代成熟了,明白了生命和金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