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互动】
在“给心灵一次抚慰”活动中,骆宏博士和谢健主任现场解答了读者的一些咨询。
如何走出心理哀伤
读者:这次地震给了我太多的感伤和感动,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离去,我流泪;看着社区居民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我也流泪。现在整个精神状态都很差,要走出这样的状态,可能需要时间,请问能通过怎样的自我调适,来尽快走出心理难关?
专家:这些不安、难受、强迫等不适症状都能理解,这是人之常情。但大家还应看到,震后不管是灾区还是后方的人们,都要回复到日常生活中,所以要做好充分的心理调适。
要有节制地看与地震相关消息,占用太多时间不仅影响生活,还会给自己造成很坏的心情。告诉自己现在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是正常的,时间过去,大多会好转。不隐藏、不压抑自己的感觉,尝试表达出情绪,不要让“不好意思”阻止你心灵成长的机会,也让别人有机会了解和关心自己。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巩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事之间互相支持,适时分享讨论自己的感想和体验。如有必要,个人可寻求心理专家的进一步支持。
在澳洲等地,遇到天灾人祸之后,当地人在安抚受难者之后,都更加珍重自己,心里想得更开,采用旅游、休闲等方式进行调适。二战结束后,德国人在满目疮痍的家园中不种粮食、不盖房子,而是种鲜花。对关心灾情的杭州来说,除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还应适当转移一点注意力,化悲痛为奋进的力量。
读者:如果有亲友出现这些症状,该怎样协助他们?
专家:尝试扮演一个良好的倾听者,给予情绪支持,让他们觉得你想听他们的感受。不要试图说别哭了,要勇敢一点,一定要坚强之类的话,这种说法往往会给当事人一种心理暗示:我是一个不勇敢不坚强的人。此外也可以尝试用肢体语言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如:拥抱、抚触等),协助他们稳定情绪,表达心里的感受。
怎样跟孩子解释死亡
读者:这次大地震夺走了太多人的生命。我的小孩才5岁,但看完电视有时会询问有关死亡的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解释死亡?
专家:这是一门艺术,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心理特征,家长要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死亡和生命教育。
对婴幼儿(0-3岁)最好是告诉他“这个人不见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难明白什么是死亡。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对孩子说,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人在这些事情中“不见了”,就像家里养的小狗狗、小兔子,有一天它消失了,不再回到家里来,以后也就见不到它了。
对幼儿园的孩子(4-6岁),家长可以说“这个人损坏了,没法恢复了”。比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发育状况,告诉孩子,这是地震把房子震倒了,房子很重,人被房子压得不能动弹,然后就伤得很厉害,最后救不活了,这跟家里的玩具、灯泡、洗衣机等坏了、修不好了是一样的道理。
对小学生(7-13岁)可以讲一些具体的死亡概念。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死亡的概念,家长可以告诉他们,“这个人死了,生命没有了,心脏不跳了,也不呼吸了。”
除了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外,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总是接触关于灾难和伤害等悲伤的信息。在家里,父母最好让家庭、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如果整天总是处于灾难和死亡的极度悲伤情绪中,对成年人、对孩子都会有影响,尤其会让孩子感觉到很没有安全感,而安全感的丧失对孩子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