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灾区群众还在悲伤“钝反应”期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赵国秋是卫生部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6月1日,这位刚赴山东特大火车相撞事故现场开展心理救援,接着又深入地震中心17天的专家从四川灾区回杭,他约见本报记者时说,这是他所经历的最艰苦、难度最大的一次心理救援。
在灾区,他说可见许多“麻木”的表情:一群父母坐在山腰上看着救援人员奋力挖土,等待自己孩子的尸体。我们会不理解:他们怎么坐得住?他们的表情为什么这么“木”?
从心理学角度讲,“麻木”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是机体自我疗伤的需要,也是机体面对创伤前的必要准备。如果灾难已经成为不可逆的事实,而机体本能的防御机制就是否认——否认灾难发生,为自己重新赢得生存的勇气、能量和动机。
赵国秋介绍,对重大灾难中的大多数人而言,这种状态大约要延续3个月左右。而对婴幼儿和部分少年而言,他们的哀伤可能还要延迟更长时间,有的甚至要到成年后才会爆发。
但“麻木”状态需要专业的干预,如果由非专业人士粗暴地将受创者从“麻木”的状态中唤醒,破坏性地干预生命自身的节律,这是非常危险的,容易造成二次创伤。
心理专家自己晚上也相互疏导
“人们常说哀莫大于心死,精神痛苦比身体痛苦更难忍受,这个时候,对很多心灵遭受极大创伤的人,如果不帮一把的话,就可能走偏。”赵国秋说,心理危机干预越早越好,最佳时间在危机事件发生的24小时至72小时,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段,越往后,心理上的创伤就越难医治。
干预组专家傅素芬说,现场有许多民众劫后余生,身体没有太大的问题,却有明显的睡眠障碍,有的整夜不眠,恶梦不断,有的惊恐、敏感,老是感觉房子要倒了,老是在睡梦中惊叫“快逃,快逃……”。她说,严重的,对身体的创伤以及丢失的财产都无所谓,没有触感、表情,不吃不喝不睡,情绪低落。
而参与救援的消防、特警、医生,甚至参与疏导的心理专家也需要及时的疏导和干预。
赵国秋率领的专家组到救援目的地——四川平武县后,他们首先开展的,是对灾区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他们是救灾者,也是受灾者,他们在前线没日没夜地救死扶伤,而自己的亲人却生死未卜,无奈、愧疚,各种痛苦的感觉折磨着他们。”赵国秋说。专家组对该院全部医护人员进行了心理评估,其中有1/3的人存在急性应激障碍。
甚至心理专家本身也受困扰。很多专家听了一个个被疏导人员的讲述后,被感动得伤心流泪,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感情卷了进去,心里沉甸甸的。
到了晚上,他们就一起对自身的心理进行调整,大家相互把白天的案例说出来,把一个个不好情绪释放掉,这样第二天才能给被干预者一个坚强有力、安全信任的形象。
非灾区的人
也要摆脱不良情绪
赵国秋说,回到杭州,发现周围有些人也产生了解灾情“强迫症”,每天盯牢来自灾区的信息,人也变得烦躁不安,一听到灾区的故事就激动落泪,而且在潜意识里对灾情有关的传言更会一惊一乍,除此之外对其他事提不起兴致,回不到正常工作生活中,甚至变得不爱说话,爱做恶梦。
赵国秋从专业角度说,虽然灾情激发的情绪体现了大家的爱心和同情心,但是过于沉溺于悲伤情绪之中,对心理会造成污染,就像地质的次生灾害,成为灾害的衍生品。他建议人们应该更多地把简单的情绪转变为具体行为,比如给灾区的孤儿写信、做有益的事等等,而不是一味盯着电视抹泪。
“这次灾难让很多人改变了人生观和生活态度,从心理层面讲,这是可能的。”赵国秋说起他们这次专家组回杭,家属到机场来迎接相拥落泪的感动场面。为什么哭?这种哭为了什么?不就是表达了我们很复杂的感情体验和彼此的强烈感受:活着真好!我们活着,不仅要善待自己,更要善待自己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