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0日讯
这几天,浙江省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赵国秋有些“郁闷”,从灾区救灾回杭后,通过家人、朋友的口,他听到了一些民间舆论。
当他在前线为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在一些网友眼里,这却成了“残忍地在伤口撒盐”的行为。尤其当赵国秋对刘小桦的心理干预过程见诸各大报端后,负面言论开始齐齐指向赵国秋。
甚至有网友激烈地质疑:逼迫一个孩子去拼命回忆最惨烈的地震画面,别说爱心,你有良心吗?
站在风口浪尖的赵国秋却很淡定:“我不是在揭伤疤,我是在保护他们。”
刘小桦大喊:求你别让我去想了
时光倒回至5月16日,绵阳市社会福利院,温总理看望过的羌族孤儿刘小桦正住在此处。
作为第一支走进灾区的心理救援队成员,53岁的赵国秋教授一见到刘小桦,立即为她进行心理治疗。
当赵国秋询问小桦在地震后回到出租房看到的情景时,小桦“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外婆死了,表妹逃了出来,可是弟弟也死了。”小桦几乎是泣不成声。
“孩子,别哭,坚强,你闭上眼睛,告诉赵老师,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是房子塌掉的样子,还是没有塌的样子?”
“我说不出来,我不想去想,求你别让我去想了。”小桦突然大声地喊着。
当这一幕见诸第二天的报端,责难声、质疑声开始从全国各地席卷而来,矛头直指赵国秋。
天涯论坛上,网友“吗啡1981”向赵国秋发问——你怎么能对这个孩子这样做呢,别说爱心,你有良心吗?孩子的这种回避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防御,你为何硬要撕开她的保护?
网友“旗袍小猫的鸡窝”在博客里发表了一篇名为“愤怒!心理专家竟在崩溃女孩伤口上撒盐,太不应该了!!!”的文章,同样质疑赵国秋的做法。
类似的问责在网上层出不穷,那几天,身在灾区现场、远离网络世界的赵国秋,也不断从朋友口中获悉网友的批评和质疑声。但赵国秋没有停下干预脚步,之后的一天,他又让一个失去11位亲人却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的年轻护士小唐,大哭了一场。
26岁女护士遭遇“情感休克”
护士小唐26岁,在平武县一家医院任职。小唐的父母、兄妹、姑姑婶婶等11位亲人全部在地震中遇难。但女孩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在救护车里与赵国秋面对面,小唐甚至还挤出了一丝笑容:“赵老师,我真的一点都不难过,没有任何感觉。”
赵国秋明白,她并不是一个残忍的姑娘,只是正在遭遇重大精神创伤后的“情感休克”——当个人无力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会选择把自己关进一个封闭的硬壳中,确保自己对任何事实都不产生反应,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
赵国秋开始和小唐聊天,让她回忆最爱的妈妈。
小唐的妈妈是北川医院的护士,母女关系非常亲密,每逢周末小唐回家,妈妈都要烧一大桌的菜,足够吃上两三天。小唐从小到大没洗过一件衣服,样样事情都是母亲为她操办好……
说着说着,小唐的眼眶开始湿润。
赵国秋鼓励她,慢慢说,把和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回忆起来。
谈话整整进行了1个多小时。
谈话结束前的10分钟,小唐哭了,两行热泪夺眶而出,面对赵国秋递上的餐巾纸,小唐没接,任由眼泪肆意流淌。她答应赵国秋,她会把妈妈的名字贴在墙上,今后每天抽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妈妈说说话,回忆过去的时光。
现在不“残忍”后果可能是自杀
“在有些人看来,我的做法很残忍,让他们回忆灾难现场,回忆失去亲人的痛苦,是对他们进行二次伤害,可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如果现在我不‘残忍’,几个月后,严重的话,他们可能会自杀。”
赵国秋说,人的心理是有结构的,当人们遭遇重大灾难事件时,心理上的防线会被强行突破,当心理结构被瓦解时,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加固或重建心理的结构,度过心理上的危机,这对人的一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是刘小桦的抗拒,还是护士小唐的情感休克,都是非常典型的心理危机。
刘小桦在回忆外婆、弟弟遇难的画面时产生了典型的心理阻抗,她不愿意去回忆那残忍的一幕。
然而,外婆、弟弟被埋,房屋倒塌压死亲人,这类闯入性画面却并非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需要回忆和想象,也无法通过意志的开关随意快进,而是会直接跳入脑海中强制放映,而这类画面每闯入一次,人就会悲伤一次。
“让孩子回忆残酷画面,并非要在伤口上撒盐,而是希望通过国际上最流行的心理治疗技术‘EMDR’(快速眼动信息再加工),帮助孩子快速粉碎创伤记忆,经过专业手段处理,画面最后会只剩下一个轮廓和模糊印象。”
相反,如果现在为了不让小桦难过,对闯入性画面不加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类画面将会被永久性地“锁”住,会跟着孩子一辈子。即使小桦多年后回忆起那些恐怖的场面,情绪依然会很激动,这类心理阴影如果无法根除,随着孩子的成长,将变成极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她会对生活选择放弃,甚至自杀。
而对于情感休克的护士小唐,如果心理专家不帮助她对亲人逝世的痛苦加以知觉,不带着她走出这种情感麻木状态,让她充分宣泄思念,两三个月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就会爆发,主要表现是闯入性画面不断闪回,出现异常警惕和异常敏感的现象,自杀率也非常高。
普通人为何不能随便“撒盐”
也有网友提出疑问,当心理专家在不断揭开受灾群众“伤疤”时,却这样告诫普通人群——灾民不想暴露的伤痛不要去说,不该问的不要去问。尽量不要提及对方失去亲人的事,否则可能使对方的心灵“伤口”暴露太大,无法愈合。
网友小猫说:“这似乎是两种对立的观点,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但在赵国秋看来,这并不矛盾。心理干预并非是人人能尝试的活儿,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不懂得如何把心灵伤口打开后进行重新愈合,才是对受灾者的二次伤害。
“浙江省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有10多位专家奔赴一线,但具备进行眼动治疗资格的专家却只有4位,要求非常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