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1日讯
1981老字号枯木逢春
1981年,大洋彼岸的美国, IBM推出了首部个人电脑,从此开启电脑时代。此后的20多年,世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信息化。
1981年,中国浙江,在“文革”中被迫摘掉金字招牌的老字号企业,纷纷改回了原名,从此开启了老字号枯木逢春的时代。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年代,它们的产品成为最抢手的商品,这就是品牌效应——尽管那时候还没有“品牌”一词。
●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个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
●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逝世,终年88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15日决定接受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5月16日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
●6月27日-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出总结和评价。这次全会及其通过的《历史决议》,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
●7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明确指出,个体经济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
●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
“张小泉”重拾金字招牌
经历过一次比一次更为猛烈的市场经济浪潮的洗涤,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那些没有沉没于潮水之中的老字号企业,其头顶的金字招牌格外熠熠生辉——它们已经成功地走向彼岸,在资本市场中游刃有余。
1981年,对于大多数老字号企业而言,是枯木逢春的一年。这一年,“文革”结束已近5年,奄奄一息的经济秩序得以逐步恢复。1981年,杭州张小泉剪刀厂捧回了“张小泉”商标注册证书。从此,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张小泉”,开始了搏击市场经济的新征程。“张小泉”们,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手捧“张小泉”
老厂长喜极而泣
尽管退休快20年了,但时至今日陈刚林在厂里出现时,还是被不少工人一眼就认出来,大家仍然亲切地称他为陈厂长。
时间倒回到30多年前,在“文革”中靠边站的陈刚林临危受命,担任杭州张小泉剪刀厂的厂长,这时厂里已经负债200多万元。除了“张小泉”这个300多年的金字招牌外,剪刀厂什么也没有了。甚至在“文革”十年中,“张小泉”被当作“四旧”而停止使用。
陈刚林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恢复“张小泉”的名号。1976年,在国家领导人李先念的直接过问下,“杭州剪刀厂”恢复原名为“杭州张小泉剪刀厂”。1981年5月,陈刚林特意派人去国家工商总局,对“张小泉”注册商标重新登记。“证书的登记号为129501。”时隔近30年,陈刚林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清晰地记得这几个数字。捧着商标证书,看到上面的剪刀状图形和“张小泉”三字时,陈刚林忍不住当着众人喜极而泣,囔囔自语地说:“这下可踏实了。”
其实早在1962年,陈刚林参观了北京王麻子剪刀厂之后,就想着要为“张小泉”注册商标。“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商标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把想法在会上跟大家一说,很多人都觉得很新奇,可就是不知道该向什么地方提出申请。”1964年8月1日,“张小泉”商标获中央商标管理局通过,但是陈刚林还是觉得不是很踏实,因为手头上没有证书,口说无凭。直到129501号商标证书拿到了手,陈刚林再也不用担心“张小泉”会丢了。
生产六进六出
“张小泉”实在太抢手
1981年,全国各大生产企业都在加紧生产步伐,把过去失去的宝贵时间抢回来。这一年,“张小泉”更是卯足了干劲,成为当时杭州市的一个标杆企业。
“计划经济时代,产品由国家包销,不管什么牌子的产品只要生产出来都能卖掉。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慢慢讲市场了,这时候牌子就发挥了作用。”陈刚林那一代人喜欢讲“牌子”,放到今天来说就是“品牌”。
1979年,陈刚林就向中央打报告,要求提高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允许“张小泉”根据市场需要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0个大城市直接开设门店。这个在现在看来是极其合理的市场行为,在当时却是颇费周折。因为还没有这样的先例,浙江省商业厅根本不敢批复。最后是在时任商业部部长王磊的同意之下,浙江省商业厅终于对“张小泉”放行。到了1981年,在中国很多城市的市面上可以直接买到“张小泉”剪刀。比如北京,老百姓就能在王府井百货店一个专柜,买上几把“张小泉”剪刀。
初试市场经济,“张小泉”这个老字号体现了无可比拟的优势。为了能买到“张小泉”剪刀,在“张小泉”开设的一些门店或专柜前,老百姓一大清早就出门赶去排长队。迫不得已,陈刚林只得带领全厂900多号工人日夜加班。“那时候工厂实行‘六进六出’生产制度,即早上六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当年还只是车间普通工人,如今已是公司副总经理的王传礼回想起1981年火热的生产场景时,仍然感慨不已。
1981年,“张小泉”剪刀产量将近2000万把,这一产量几乎是“文革”期间的10倍,即便是如此高的产量,也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那几年,清华大学生分配到我们厂的有不少,一听说是在‘张小泉’上班,不管什么岗位的人都觉得很光彩。”陈刚林说,那时候的“张小泉”打下了日后飞速发展的基础。
淌过岁月河流
“老字号”集体放光
1991年1月1日,在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工作了近40年的陈刚林退休。
尽管退休在家,陈刚林仍然时刻关注着“张小泉”。“工厂里有很多和我同一辈的人,我们当初进厂当工人就是冲着‘张小泉’三个字去的。”“张小泉”的每一次发展,陈刚林都一笔一笔记在心头:1994年,剪刀产量突破4000万把;1997年,“张小泉”成为杭州首个驰名商标;2008年,富春控股集团入股“张小泉”……
“到去年底,全省共有老字号企业近400家,其中中华老字号企业38家,年营业额超过2000多亿元。”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秘书长丁惠敏说,浙江的老字号企业正呈现百花齐放的灿烂场景。在最近的一次评估中,品牌价值上亿元以上的浙江老字号近百个。嘉兴的五芳斋、杭州的胡庆余堂、湖州的王一品斋等一大批与“张小泉”一样的百年老店,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明星企业。
“可以说,如果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老字号企业的今天。”丁惠敏认为,始于30年前的那场改革,给了老字号企业一次绝佳的发展机会。老字号是千金不换的品牌,它的市场号召力就是最大的先天优势。一旦这种先天优势与现代化的企业营销、管理理念相结合,就能产生更大的经济能量。
现在,为数不少的浙江老字号企业已经上市。比如古越龙山、绍兴塔牌,而胡庆余堂、楼外楼等正谋求上市。“很多风投都找过我,希望通过我们的牵线,促成与老字号企业的合作。”丁惠敏感慨,老字号是越来越值钱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老字号们正惬意地享受着明媚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