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像圆珠笔一样的小玉锥是古人的首饰,婚姻里说的“门当户对”原来是一件具体的石器……今天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我市文化部门分别推出两场和石头有关的文物展览,告诉禾城市民很多关于嘉兴古人的有趣故事。
江南民间石刻艺术展
让石头告诉你“不能说的秘密”
拙朴,大气,圆润……石不能言却最动人,用石头雕刻而成的艺术作品于无声中给你震撼和回味。今天起直到6月底结束的江南民间石刻艺术展在市群艺馆星光厅内展出,共有86件江南石刻作品,在时间跨度上,从马家浜文化开始,一直到近代;在内容上,则包含了良渚时期的石器、中国历代以来的石像、石佛、经幢、瑞兽、石敢当等众多和古代民间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作品,其中尤以唐朝和宋朝出土的文物为多。
据我市文化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江南民间石刻的主产地杭嘉湖和苏沪地区以平原地势为主,少山多水,在原材资源上不是十分丰富,然而这一区域却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因此江南民间石刻在表现题材和艺术风格上迥异于北方石刻而自成体系,虽然不如北方石刻之巨硕雄壮、粗犷霸气,却更以典雅含蓄、细腻平和见长。由于古代石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所携带的历史人文信息非常丰富。此次展览中有一件清朝的“门当石”,也称旗杆石,古人谈婚论嫁讲究“门当户对”,出典就是这个东西。同为瑞兽,唐朝的和宋朝的无论在表情和结构上都有很大区别。
嘉兴市第三次
全国文物普查展
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细腻情怀
今天上午同时开展的,还有在嘉兴市博物馆三楼举行的嘉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成果展,时间持续到7月20日,展出的是我市从去年11月开始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所获得的成果。新发现文物点中大多数为清代的宅第民居和石桥,其他类型有古遗址、古窑址、近现代工农业建筑、凉亭等。此外,还新发现了良渚文化茗山遗址和西长浜遗址、欧式建筑陈家房子、荐佛寺古井、塘汇茶园遗址等一大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点,普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次展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工农业遗产5处,建筑与民宅34处,军事设施4处,桥梁、码头19处,遗址、窑址9处。
此次展览的最大看点是海盐西长浜遗址出土的30多件精美石器、玉锥和陶器。嘉兴市文化局文物处处长陈建江指着展览中那些细长的像现代圆珠笔一样的玉锥告诉记者,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用来打扮自己的,不仅是女人,男人也会把玉珠和玉锥串起来挂在胸前或腰上,一方面扮美自己,另一方面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玉锥旁边有一件比一元硬币稍微大一点的扁圆形陶器,当中一个小孔,陈建江说,这是当时人们用来纺织的。而同时展出的另外20多件纤薄圆润的石器,则是古人用来耕地除草的,都非常坚固而光亮,反映出当时人们很强的生产力和创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