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市文化局获悉,在国务院于6月14日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我市又有5个项目入选,至此,我市已有国家级文化宝贝7项。
据我市文化部门工作人员介绍,2006年国务院公布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我市的海宁皮影和硖石灯彩两个民间艺术项目率先入选,成为首批文化“国宝”,一时声名远扬。随后,我市又从19项省级文化宝贝中选择了9项,冲刺国家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其中的蚕桑习俗为我市桐乡和湖州德清共同申报的项目。
今年2月份,国务院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进行了公示,并在6月14日文化遗产日时正式确定了第二批文化“国宝”名单,我市的嘉善田歌、平湖派琵琶艺术、平湖钹子书和桐乡蚕桑习俗榜上有名,而在同时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我市的海盐滚灯名列其中。
此次新出炉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中,共有全国510项民间艺术项目,其中嘉善田歌、平湖派琵琶艺术被列入传统音乐类,而曲艺类中有平湖钹子书,桐乡蚕桑习俗归入民俗类。与此同时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则包含了全国各地的147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海盐滚灯归入舞蹈类。
2004年来,嘉兴市开展了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无数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宝贝浮出水面,其中不少已经成为“国宝”和“省宝”。2004年至今,我市已完成普查项目438项,除了已公布的7项“国宝”外,嘉兴市还有19项省级文化宝贝和7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