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摄
温州网讯 温州水务集团公司的水厂里最近来了一批特殊的“水质检测员”,这些“检测好手”每天都泡在水里,24小时盯着市区210万市民吃喝的自来水水质。
推荐阅读
电影《汶川》预计将于下半年公映
达赖德国作秀 尴尬面对中国记者问
今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7日至9日
红十字会总会否认用1300万买帐篷
汶川大地震8.0级是怎么确定的?
温卫生系统支援震区大动员
这些肩负着检测水质特殊使命的“检测员”不是人类,而是鱼,它们中有田鱼、金鱼还有原产于非洲的罗非鱼等。这些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对水质好坏很敏感。昨天,记者在市区东向水厂的水池车间内见到了它们的身影,十几条红色田鱼在一个一立方米的小水池内畅快地游来游去(见图),据说,它们已在这里“上岗”一个月。
“这个水池就是监测水质的生物预警池。”水厂水质管理处的王处长告诉记者,每隔两小时,工人就会对池内的鱼进行目测并做好记录。据介绍,在通常情况下,这些“水质检测员”都潜伏在池底,这说明水质很好。但如果发现鱼出现急躁、呆滞或钻出水面,甚至是鱼漂浮水面等情况,这表明水质可能出现了问题。水厂就会据此立即启动水质应急预防措施,并对水质进行必要的检测。目前,水厂还从未碰到类似情况。
据水质管理人员介绍,目前市区东向、西山、浦东、状元四个水厂都已配备“鱼类水质检测员”,今后还会配备生物预警系统,届时可通过预警系统中的传感器接收鱼类的生理曲线进行自动报警,到那时水质的监测将更加先进。王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