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湿地成为鸟儿天堂。 龚国荣/摄
“靠山吃水是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靠地吃地地球人,不要忘记护环境……”这样的句子并不算美,甚至称不上是诗,但它因为出自一名在宁波大学学习的环保志愿者之手而在网上广为流传。近几年来,宁波市民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有很多人在为环保事业默默奉献着。同时,在宁波也出现了许多环保和生态亮点。
样本1 鸟儿天堂
杭州湾湿地是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分为自然湿地和工程湿地两大部分,自然湿地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西侧,总面积约43.5平方公里。纵横交错的水道,一望无际的蒿草,此起彼伏的鸟鸣……这里已经成为鸟儿的天堂。
几年前,杭州湾湿地也发生过鸟儿被偷捕的事件。2005年11月,宁波森林公安在这里缴获了不法分子用来捕鸟的十多张大尼龙网。在有关单位的努力下,一年后,情况大为改观。2006年12月,杭州湾湿地飞来5万 “贵客”,它们中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就有2万余只,有近10种候鸟连专家也叫不出名字。今年5月,来自杭州、宁波两地的拍鸟爱好者在杭州湾湿地拍到了斑背大尾莺、震旦鸦雀这两种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鸟类的照片,还拍到了数以千计的水鸟迁徙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壮观景象。与此同时,浙江省林业厅组织编制的 《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中提出,要把杭州湾湿地打造成一个 “鸟的王国”,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候鸟栖息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观鸟湿地。
样本2 烟气脱硫
今年4月中旬,一群环保志愿者来到北仑发电厂,这里不仅没有他们想象中的浓烟,烟气脱硫工程还把浓烟变成了宝贝,经过一道道复杂工艺流程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变成了石膏。
2004年11月18日,北仑发电厂投资11.5亿元,开始兴建全国最大的烟气脱硫改造工程,该工程在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标志着燃煤电厂向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出了关键一步。2007年7月,烟气脱硫改造工程提前5个月竣工投产,一年就可以减排二氧化硫近9万吨。
北仑电厂为了烟气脱硫改造工程,投入了大量资金。脱硫装置运行后,厂区用电率要增加1%以上,供电煤耗也随之增加,并且因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每年要增加一大笔石灰石的费用,加上脱硫设备运行维护费用、人工费用以及资金还贷压力,目前国家给予的脱硫电价补贴,不能完全弥补成本的增加。然而,为了环保事业,企业作出了牺牲。
样本3 百元西瓜
今年春天,有一种宁海西瓜上市后每只能卖到近百元,这成了国内许多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
这种西瓜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 “双色冰激凌”,出产于宁海县东海岸1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它的外表看上去和普通西瓜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因为在种植过程中,用的全是有机肥,甜度、水分都要比普通西瓜高,所以身价大大提高。据了解,在这个基地,奶牛、生猪的粪便会被加工成有机肥,尿液经过沼气池处理后被制成沼气用作燃料,西瓜的藤叶会被制成新鲜饲料喂养奶牛……就这样,上游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同时减少了浪费和污染,形成了循环经济。
在宁海,陆地上有循环经济,水里也有循环经济。宁海近海养殖非常发达,是我省最大的海水养殖基地,但过度的海水养殖会污染海域。为此,宁海调整海水养殖的产业结构,引进推广海水池塘内循环养殖,即海水经一次性消毒后导入池塘,利用微生物、贝类和水生植物的生态净化能力,重复循环使用。以前,对虾养殖每半月要与大海换一次水,从放养到捕捞至少要放排水20次,现在仅需在对虾最后起捕时排一次水,其余全靠自我净化,每亩产量可达800公斤,为传统养殖方式的10倍。(记者 杨静雅 实习生 邬京涛)
声音
植物种类更多了
表述者:徐绒娣,宁波大红鹰学院林工技术系副教授
宁波整座城市的环境用 “鸟语花香”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三江六岸常有白鹭等鸟类栖息,道路两边各类鲜花争奇斗艳。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城市里的植物种类比以前更多了,许多山上的树种都被移栽到城里,许多热带树种也被引种到了宁波,宁波还自己培植出了一些彩色树种。从生态学上讲,树种越多,城市生态就会越稳定。城市内河也随处可见美人蕉等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既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水质,种它们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市民环保意识增强了
表述者:黄振兴,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学生
现在,宁波市民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我们学校的每一幢宿舍楼下,都有废旧电池回收箱,教室的电灯开关和厕所的水龙头旁边都贴上了诸如 “离开教室前,请不要忘记关灯”、 “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这样的提示性标语。这些标语时刻提醒我们,环保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街上也随处可见一些提醒大家热爱环保的标语和宣传画,许多小区里也有分类垃圾桶。
媒体聚焦生态宁波
“(端午)小黄金周,宁波游产品占到短途旅游的6成左右。目前最受上海人青睐的宁波游线路为:溪口的名人旅游、东钱湖的戏水旅游、四明山的生态旅游、象山的滨海旅游、宁海的温泉旅游以及丹山赤水的乡村旅游等。” ——— 据 《新民晚报》2008年6月8日报道
“宁波市今年将投资450万元改善农村环境,治理经费比往年增加一倍。其中,投入150万元治理17家规模畜禽场排泄物;投入100万元用于20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建设;投入200万元用于10个牧场的干粪处理和7个有机肥料厂、有机肥料推广示范基地的建设补助。” ——— 据 《中国环境报》2006年5月9日报道
“宁波市经过近10年的污染治理,遭污染的姚江如今已是一江清水。10年前的姚江,1/3为Ⅳ类水,1/3为Ⅴ类水,还有1/3是劣Ⅴ类水, ‘罪魁祸首’是两岸的工业污染。多年来,宁波和余姚两级政府累计关、停、转、迁了27家包括电镀、不锈钢酸洗、浆粕生产在内的重污染企业和生产线,进行高标准综合治理。”——— 据 《中国环境报》2006年6月30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