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的民乐专场晚会。
6月16日晚的民乐专场晚会。
6月16日晚的民乐专场晚会。
6月16日晚的民乐专场晚会。
小学生民乐队上演的新民乐。
民乐在嘉兴是否真的曲高和寡?
嘉兴在线6月18日讯 6月16日晚7时,一场民乐晚会在春晓源二期广场举行。这场看似平常的群众性纳凉晚会,却蕴藏着不平常。据嘉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尔宁介绍,像当晚那样一场由嘉兴本土民乐手演出的专场民乐演奏会是近年来的首次。
参加当晚演奏的乐手均来嘉兴禾韵民乐团。2005年我市成立了第一家民乐团——南湖民乐团,并在当年获浙江省首届民乐社团演奏大赛演奏金奖和创作金奖。嘉兴禾韵民乐团与南湖民乐团实质上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为了推广嘉兴民乐事业,南湖民乐团的创建者兼团长姜双根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于2007年正式向嘉兴市民政局申请注册了嘉兴禾韵民乐团。
我市首家民乐团在当前整个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目前该民乐团所有演奏者都是业余的,因为爱好聚集在一起,利用休息时间排练和演出,有的甚至是从嘉善、海宁等地赶来的,像16日晚上就有8名演奏者从嘉善打的过来参加演出。目前民乐团排练房的房租、水电开支、乐器的添置和维修均是姜双根自掏腰包,一年的投入大概需要七八万。平时唯一比较稳定的收入来自乐器培训,但是其收入的大部分也归了培训老师,真正能够用来维护乐团生存的费用少之又少。
团长姜双根弹得一手好筝,二胡、唢呐、吹管等都很在行,因对民乐的热爱,才组建了这么一个民乐团。他无奈地对记者说:“我自己有家公司,所以现在还有些能力对这个民乐团进行一点投入,但不知道能坚持多久。我们这个团虽然是业余的,在专业上却一点不业余,目前团里六七成的人或者是业余八级以上,或者是专业三级以上,他们有公务员、有老师、有大学生、有自由职业者。像我们团现在的‘台柱子’冯小星,他原来也算是嘉兴吹小号的第一块牌子,从小就在嘉兴锡剧团里搞乐器,艺海沉浮几十年。现在他在开煎饺店,凌晨三点钟开工,每天要做千把只生煎和烧麦。就是这样的情况,他还是积极参加民乐团的排练和演出,并把团里的事当成了他自己的事。”
民乐团的成员对这份事业发自真心的热爱,令姜双根非常感动。他说:“目前剧团很少有商业演出,自身发展缺少资金。大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如此热情,除了自己爱好外,更主要的就是想给嘉兴的民乐保留点东西下来。另一方面,从现实生存角度来讲,我们进行乐器培训,主要是想为我们的成员创造点收入,这也有利于留住民乐人才。”
在说到民乐团的发展时,姜双根感到迷茫。目前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吸收年轻演奏者加入,平衡不合理的年龄结构。在表现形式上,他们试着朝新民乐方向探索,毕竟传统的东西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到底怎么变,还得具体商量。作为一名正统民乐爱好者和演奏者,姜双根看不惯当下一些靠性感来吸引眼球的新民乐团体,但他也清楚地看到目前民乐的不景气,他说:“我不知道这个民乐团能坚持多久,我不知道我的投入能坚持多久,我只能尽量坚持我现在做的,走一步算一步。”
嘉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周礼平告诉记者,当前民乐教学有很大市场,但是若想靠民乐演奏来谋生则很困难。“几年前我们在辅成小学创建了嘉兴首家小学生民乐团,现在这些孩子的水平相当不错了,我感到非常高兴,这也算是为我们的民乐事业培养了接班人。”嘉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尔宁也非常佩服禾韵民乐团的顽强生命力:“我们应该为建设文化大市实实在在地做点工作,这个民乐团的存在就是个例子。嘉兴并不是不需要民乐,比如在对外交流或外事接待中,外国朋友爱听的就是江南丝竹声,有了这么一个民乐团,我们随时就能拉出来。民乐虽然清高,但并非绝对没有市场,从16日那场晚会群众的到场情况看,民乐还是有观众的,而且我相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民素质的提升,民乐的前景会越来越好。我们希望社会各届能对嘉兴的民乐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