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树根介绍富春江水情
浙江在线06月19日讯从6月16日起到昨天,我省部分地区出现了大雨到暴雨,湖州、杭州、衢州等地区部分大暴雨。16日晚上8时到昨天下午5时,全省平均雨量39.3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淳安瑶山,为270.7毫米。
昨天下午起,城市上空的降雨明显减弱。省气象台说,这是雨带逐渐北抬的结果,未来几天降雨带将主要维持在江淮流域,我省天气转好,但北部地区受雨带的影响,会出现阵性降水。直到下周一,雨带再次南压,我省又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
预计今天杭城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明天多云。但这几天雨水强度减弱、停止,对大家来说也并不意味着是个好消息。昨天杭城最高气温只有23.1℃,今天将迅速高攀到31℃,明天达到33℃,而我省中南部的部分地区甚至还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
由于浙江不少地方遭受了连续强降雨,各地防汛部门严阵以待,做好准备随时应对大雨天气,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报记者徐建国
戊子年梅雨期,钱塘江上游的富春江、分水江流域连日暴雨。
富春江、分水江水位暴涨,水利枢纽间断开闸泄洪。而隐藏在山间的一些危房在暴雨面前显得摇摇欲坠,一场人员避险转移的大幕正在有条不紊地拉开。据悉,今年6月份杭州市进入梅雨季,在“6·11”洪水防御之际,全市就投入抢险人员16672名,转移人员8641人。仅桐庐一地就转移945人。
撤离后泥石流摧毁了家
6月18日,桐庐大雨。桐庐县境内分水江浑浊湍急。当地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平时分水江清澈见底,因为暴雨冲击,岸上的泥沙都被冲进水里了,所以河水呈现出土黄色。”
瑶琳镇毕浦村的住户就散布在分水江畔的山间,因为当地的经济迅速增长,一幢幢小洋楼特别显眼。“再富裕的地方也有贫困户,我们转移的就是一些危险的老房子里的人,那里居住的多为老弱病残者。”该村的一位负责人称。
40岁的佟良云打着伞,蹲在山下的一片废墟边,山体上黄色的泥浆汩汩流下。“房子是昨天晚上被泥石流冲倒的,幸亏村里提前把我转移出去。”
佟良云手指有些残疾,房子没倒前,他们一家六口就居住在这间70平方米左右的土坯房里。这间祖屋承载着几代人的生活,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冲刷,虽然多处“缝缝补补”,无奈岁数太大,早就成了危房。“房子到处都是裂缝,一下雨就漏,夸张地说,晚上睡觉时能透过缝隙看到星星。”
转移对于佟良云已经是习以为常了。没想到这次,老房子终于没有顶住暴雨的侵袭。“人没事就好,房子倒了可以重建,村里也会帮我们的。”佟良云已经在计划着未来。
老土屋,转移成了必修课
分水江库区三槐村在大坝上游,在一群气派的楼房中有一排黄色的土屋十分扎眼:土屋由7间独立屋子连排而成,被风化得斑驳的墙面记载了老屋久经风霜的历史。
房屋的主人几乎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但没有一个人比这排老屋年龄大!
年近花甲的吴樟成和老伴占据了一间,房子虽然破,面积却有百来个平方。一楼是吃饭的客厅,二楼为老俩口的卧室。
“孩子们早就迁出去了,我们不愿意和孩子一起住,所以还是住在这里。”吴樟成说。
“又要下雨了,你们又要转移了。”转移工作人员的话刚落音,老吴根本没有迟疑,收拾了点生活必需品就跟着工作人员离开老屋。
转移是每个梅雨期间老吴的必修课。“洪水在多年前到达过大门口,大坝建起来之后,洪水没有了,就是雨一大,村里就来人转移我们,我们也理解,这房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倒下了。”
几十名被转移人聚集在村支部会议室里打扑克,拉家常,有的则用开水冲着泡面。“希望天气早一点好起来,我们好早一点回家。”老吴显得并不焦虑,“转移一般不会超过两天,日子过过蛮快的,村里想得蛮周到,吃的住的都安排好了。”
舍弃黄金期回避风港
初夏的富春江,鱼儿比平常多了很多,尤其是鳊鱼和汪刺鱼,膘肥体壮,一个好渔民一天能收入上千元。
50多岁的郑树根就是这样的抓鱼能手,因为河水暴涨,老郑把小船停泊在了港湾,如今的老郑是富春江一个区段的捕捞队队长。“我在富春江上抓鱼20多年,黄梅时节是绝好的抓鱼期,这个时候的鱼很肥呢,但是还是要听政府的,钱是赚不完的,人的生命最重要。”
“大家都要听我的指挥。上面让我们抓鱼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传达给你们的,不要图一时赚钱,你们家里都有老婆孩子的啊。”老郑拿起喇叭在避风港大喊着,老郑说,汛期他每天都要喊一次。
第一次让渔民在汛期回避风港郑树根记忆有些模糊了。“反正当时挺想不通的,一年到头就这几天最好赚钱,让我们停船捕鱼,我当时还跟渔政部门的人吵起来了。”
渔政执法部门人性化执法让老郑特别感动。“他们没有强制要求我们转移,而是讲全国各地在汛期打鱼而丧失生命的故事,几个故事听下来,大家纷纷打消了汛期捕鱼的念头。”
事情都过去好多年了,老郑和他的伙伴们已经习惯了政府的转移通知。“现在比较先进,渔政部门有什么通知都用短信群发,接到短信,我们立即停止捕捞,和政府配合好着呢。”
当地渔政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桐庐境内有证的几百艘渔船一律停泊禁止捕捞,从检查的情况上来看,渔民无一出船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