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温州经常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温州模式”从产生至今,一直为社会和专家关注。在温州改革开放历程中,有一种很重要的力量不可轻视,那就是媒体的推动力。有新的实践就及时总结,有新的突破就及时报道,有新的争议就及时探讨—正是在诸多媒体的助推下,温州才能在困难重重中走出独特的“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发展路子;才使得这个偏居于东南一隅的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在“苦恼问题”的讨论中解放思想—媒体是话语平台的提供者
推荐阅读
电影《汶川》预计将于下半年公映
达赖德国作秀 尴尬面对中国记者问
今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7日至9日
红十字会总会否认用1300万买帐篷
汶川大地震8.0级是怎么确定的?
温卫生系统支援震区大动员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解放思想,话语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传递并不很发达的当时,党报积极承担了这一重任。1980年中央75号文件带来了农村改革的春风,然而受长期以来极“左”思想的禁锢,文件刚一下达到温州,就引起了一场思想大震荡。争论最激烈的是文件中提到的包产到户。在一些人眼里,“包产到户”就是洪水猛兽。
这个问题,也同样尖锐地摆在《温州日报》编辑部的桌面上。作为党报,无法回避包产到户的问题。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下,《温州日报》通过调查研究,针对干部的现实思想,开展了一场“苦恼问题”的大讨论。
1980年9月27日,《温州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的苦恼—平阳城西公社党委副书记陈敬练来信》,引起了全市城乡的强烈反响,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和普通读者来信来稿,畅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这场大讨论持续3个多月,共发表34期、147篇文章。
报纸一讨论,马上就引出了一批鲜明地倡导包产到户的文章,这使编辑记者大受教益,也使他们对包产到户的认识逐步加深,是金光大道还是独木小桥?是局部有用还是普遍适用?是权宜之计还是根本大计?主持“苦恼讨论”的编辑,经过认真学习,鲜明地提出了一个观点:包产到户是一种责任制。尽管当时肯定包产到户的文章不少,可是那么直截了当地从责任制的高度上肯定,这在新闻界还是比较少的。
关于“苦恼”的讨论,可以说非常及时和必要,它不但帮助农村基层干部进一步领会党的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更重要的是消除顾虑,纠正错误。1984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在二版加编者按整版刊发了时任《人民日报》记者的艾丰采写的长篇通讯《已是山花烂漫时》,生动记叙了发端于温州的这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进一步宣传并确立温州的包产到户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的重要地位。
回顾这一历史可见,正是媒体提供表达平台推动社会讨论,让最大多数人参与到争论和反思中来。《温州日报》把农业上的包产到户责任制大胆地推广到乡镇企业上来,这在当时,不仅需要准确的政治眼光,也是需要很大政治勇气。正是这种媒体的勇气大力推动了温州的思想解放,也使温州的家庭工业一萌芽就得到舆论支持,加速“温州模式”的基础—家庭工商业的发展。
看准了的新创造,就坚决报道—媒体是社会环境的监测者和守望者
浮动利率的突破、农民建城的创新、小商品基地的开拓……都是发源于温州的新鲜事物。然而,这些新事物在出现伊始,中央都没有明确政策,基层则“百家争鸣”,赞许支持者有之,反对责难者亦有之。媒体如何准确“望”?
“看准了的东西,就坚决报道,就应敢于独立地负责”—《温州日报》坚守了这条信念。《温州日报》是浙南游击纵队创办的,至今已有61年历史。在文革中曾被迫停刊,后于1980年复刊。复刊后的《温州日报》改变采编作风,放手让记者到实际生活中选题材,做文章,由此使真正来自群众的创造、经验和问题能够迅速成为报纸的关注焦点,为当时还比较艰难的农村改革发挥冲锋号角、舆论开路作用。
“离土离乡,务工经商”是温州农民在实践中的一个创造,别看这两句话在今天已成日常用语,在1983年可还是个禁区。这时,一篇稿件来到了编辑部:文成县有17位农民到上海郊县借地办厂。编辑看了眼睛一亮:好一个创举和突破—按照传统的“单项疏散”观念,作为一个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是万万容不得农民进城的。编辑认为,此举对发展“温州模式”有重要作用,文章后来刊登在《温州日报》头版头条位置。
担心进城会犯政策的农民,拿着报纸壮胆进城办厂经商了;局限于传统观念影响的人,则拿着报纸指责报道“出轨”。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议论,《温州日报》抓住永嘉桥头纽扣市场,又做了一篇立场鲜明的文章:离土不离乡,农民也经商。这是党报首次对“离土经商”的肯定,它解脱了长期以来套在农民头上的“紧箍咒”—弃农经商之类的帽子,使成千上万的农民放胆闯入流通,为温州十大经营性商品基地的形成做了舆论准备。
事实证明,《温州日报》看得很准。1983年,《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新动向—浙江省温州农村几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的情况调查》,是中央媒体最早报道温州专业市场的。
“温州模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挂户经营”的推广,也是如此。随着家庭工业的发展,挂户经营的面越来越广了,可它从“出生”开始就没有人为它正名过。到底该不该及时肯定呢?1983年7月,首篇肯定“挂户经营”的报道,在《温州日报》一版头条发表,并配了一篇评论员文章。据老报人回忆,这些报道当时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不小,不少人给报社编辑部打电话责问,接电话的编辑说:中央的精神是——不能只唯上、要唯实。这个实也就是“温州之实”。
凡需要表态的,主动站出来说话—媒体是社会议题的设置者
表面上看,一张报纸刊登什么,不刊登什么,登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样的标题等等纯属新闻采编的技术问题,但决定这些问题的,往往还需要依靠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
对于温州发展来说,1985年,“温州模式”在《解放日报》上的首次公开提出,就达到了关键时刻引导舆论的议题设置功能。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名词,“温州模式”是理论界人士的一个概括和称呼,是经济学家的一个界定和探索。然而当时,民营个私经济在很多地方还是“雷区”,“姓社姓资”的争论喋喋不休。特别是1984年,活跃在商品经济市场上的10万温州购销大军,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在全国范围内,温州仍站在“姓社姓资”争论的风口浪尖。
1985年5月12日,上海《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一则消息,题目是《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还专门为这则消息配发《温州的启示》的本报评论员文章。正是在这篇本报评论员文章中,“温州模式”的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
《解放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回忆说,“在评论员文章中,我们以肯定的口吻,称温州‘路子的独特方式,就是乡村家庭工业的蓬勃发展和各种专业市场的兴起。它同乡镇工业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具有鲜明的不同特色。’”刊发这篇文章时,因为报社内部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意见,最终拍板上了头版头条。
“温州模式”的提出,不是一个单纯概念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它肯定了温州正在探索的发展之路,促进了温州乃至全国后来的发展。回眸此后的20多年,因为这种舆论的支持,使温州人对于自己的探索和尝试有了充分的信心和底气,而基于这种信心催生的创新精神,让温州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此后,温州模式成了全国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而温州也成了全国各地人们争相踏看的一片热土。理论界和新闻界曾先后在温州多次召开全国性的“温州模式”研讨会。1986年,《温州日报》又组织了一篇编辑部文章,题为《总结完善提高—大家都来关心“温州模式”》,把温州模式的探讨推向新领域。
站在更高的基点,推动历史进程—媒体是时代脉动的把握者
理论界后来总结温州改革发展经验的时候,归纳出一条:“温州在争论中出名,在争论中发展。”成为一个长期关注热点,对温州发展的好处不言而喻。温州、温州人的知名度提高了,温州的发展便放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被对待。温州取得的成绩能够及时被看到,温州面临的困难及时被关注,温州的未来更多被提及。而媒体,特别是温州本地的媒体,如何审时度势,把握时代脉动,推进历史进程,至今仍是一个课题。
近两年,关于“温州模式”的终结或是嬗变的争论,甚嚣尘上。这场争论的起因是温州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2月开始实施的“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招商引资战略。这个战略招致大争论,许多媒体刊发文章,认为这将导致温州模式的终结。事实上,温州实施的“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战略同一般意义上的招商引资战略不同。温州最近几年经济发展步伐日益滞重,出现了“动力缺乏症”,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难以为继、要素难以为继、环境承载难以为继等方面。温州的招商引资,看中的不是“美元”,而是“美元”背后的品牌资源、技术平台和管理理念。外资是有效推动力量,以此促进温州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文化嬗变。
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在深入了解温州面临的发展困境之后,对这个战略发表了观点和看法。新华社发表文章认为,温州这是“以民引外”提升产业水平,是以引进外企促进民企发展。《人民日报》记者撰文《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温州发展模式转型与提升纪实》,指出温州实现了发展模式的创新。而此时,温州也在全国媒体和专家的各种声音的讨论中,吸收有用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深化招商引资战略,不断开拓改革创新,不断总结发展和提高自己,把温州推进到“第三次跨越”的崭新阶段。
今天,媒体则站在更高基点上,为温州未来谋篇布局,营造社会气氛,提供社会条件。《温州日报》策划推出“温州改革开放30周年—敢为天下先”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就是要在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人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留下的记忆,在对发展历史进行全方位盘点的同时,展望温州人在创业创新路上正在进行的探索和实践。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得出启示,做出展望。
温州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温州日报》此举意在为一个时代画出顿号。在这个顿号之后,新的时代将重新开始续写。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媒体在继续守望未来……(陈发赐马玉瑛作者单位:温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