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擂台赛上选手为争好名次,双手左右开弓吃杨梅。
现年73岁的茶山街道茶山村村民王学钊种杨梅50多年。昨天他挥毫画杨梅为杨梅文化节助兴。 许日尤 摄
温州网讯 又是杨梅丰收时。赏杨梅、吃杨梅、评杨梅、咏杨梅……昨天举行的2008年茶山杨梅文化节,端出精彩纷呈的杨梅盛宴,让人饱了口福又饱眼福。
推荐阅读
电影《汶川》预计将于下半年公映
达赖德国作秀 尴尬面对中国记者问
今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7日至9日
红十字会总会否认用1300万买帐篷
汶川大地震8.0级是怎么确定的?
温卫生系统支援震区大动员
“吃来吃去还是茶山梅好,颜色好看,酸甜味道正正好。”昨天下午赶来参加品杨梅擂台大赛的瓯海茶山街道睦州垟村村民陈锡林,现场夸起茶山杨梅:“我们茶山是‘中国杨梅之乡’,已经有1000多年杨梅栽培历史,茶山丁岙梅拿到了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还被评为‘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名气可大了。”因为茶山梅的对味,陈锡林平常一口气至少能吃掉3斤杨梅,也有着当地人吃杨梅不吐核的习惯。昨天在打擂中,他很有经验地先将篮里的杨梅逐个捏了捏,方便咀嚼,然后抓了一把在左手,右手快速往嘴里送。2分43秒,他吃完了30颗杨梅,但因比赛规定必须以最快速度吃完杨梅还得吐出干净的核,他有点不适应。
这边,近百名参赛选手在比谁吃得快。那边,最佳“美梅”正在激烈角逐。果实形状是否整齐端正,色泽是否紫红鲜艳,肉质细不细、果汁多不多,含糖量高不高……36份参与精品杨梅评比的样品,在接受专家们的仔细观察、测量、分析。
杨梅不仅从树上摘下进入篓里,还上了书画诗词等文艺作品,尽显文化韵味。昨天,来自我市书法、美术、摄影、诗词等各界文艺创作者共80多人,齐聚茶山农民艺社为杨梅创作。先果实,后叶片,当然少不了茶山梅独特的“红盘绿蒂”,短短几分钟工夫,一幅《杨梅又丰收》的水彩画从农民书画家王学钊笔下诞生了。今年73岁高龄的王学钊有着61年的书画创作经历,同时也过了60年的务农生涯。“种了几十年杨梅,现在年纪大了,种不动杨梅就来画杨梅。”王学钊边作画边感慨。(记者 缪小霞 报道组 黄松光 周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