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3日讯
6月初,记者走访浙江多家稍具规模的工厂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上百名工人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厂房里埋头劳作。精美的箱包、皮衣、打火机、皮鞋……在这样一双双巧手下诞生。这些工厂就像他们的工人一样,年轻、充满生机。
在杭州,李老板就是拥有这样一个箱包生产工厂的企业主。尽管他认为在目前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出口退税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浙江两成左右的箱包生产厂已经或即将倒闭,但包括自己工厂在内的众多上规模的生产企业,还是能够依靠产品特色、成本优势等渡过难关。
“人民币升值到6我都可以应付。”李老板很乐观。
浙江民营经济的生命力看似依旧旺盛,但现在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李老板的警觉。“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至少有9个人来问我借过钱,借款规模在一、两百万元左右,年息在15-20%之间,最高的甚至开到100%。”李老板介绍。
借道民间、高成本融资的现象,究竟发出怎样的信号?企业为什么不去找银行,而是不顾越滚越高的利率,寻求民间借贷的解决之道?
记者调查发现,资金链已经越绷越紧的大量浙江民营企业,不仅难以获得银行信贷的支持,连民间借贷的路也越走越窄。
泰普森休闲用品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户外用品生产商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赖晓烜说,“浙江是民间资本充裕和集聚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而目前这里大量民营企业却苦于借不到钱。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前景的看法,是市场信心发生变化的指标,同时也暴露了我国金融体制无法有效沟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痼疾。”
难解资金饥渴的银行信贷
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介绍,今年一季度,温州市人民币贷款余额2855.9亿元,比年初增加134.73亿元,同比增长18.3%,比去年第四季度明显回升。贷款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1个和3.3个百分点。而且后三个季度的信贷增量也将好于去年。
但在这一数字的背后,不同规模的企业体验到的是“两重天”。从记者走访的包括箱包、皮具、皮衣、打火机等行业在内的各类生产企业看,由于这些企业员工一般有600人以上,对成本的控制和议价能力都比较到位,加之良好的信用记录,这些企业均未明显感到资金紧张或者贷不到款。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的报告印证了上述情况。该报告指出,在温州,大多数企业的正常生产资金需求能够满足,尤其是那些规模大、生产经营效益好、信用等级高的优质企业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最多只是心理层面预期资金偏紧。
但是部分中小企业就没有这么幸运。它们普遍面临融资环境趋紧、资金较为紧张的局面,即使手中有地产、房产等抵押物,银行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奔波寻求银行贷款的一位温州人感叹道:“现在银行对贷款抵押物的要求很挑剔,不但嫌我房子老,还嫌我房子地段不好。”在贷款政策收紧之前,各家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并不算高,一般只要是具有合法产权的商业用房、写字楼、标准厂房、住宅,甚至是老一点的房子都能当作申请个人贷款的抵押物,但如今随着银行放贷政策越来越紧,能做抵押物的房产范围也越来越小了。比如,拿住宅作抵押,温州银行一般均要求住宅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房龄在20年之内、评估价要在50万元以上。
央行的报告曾指出,在民营经济发达的乐清、瑞安,贷款出现明显回落。3月末贷款余额比年初仅增加10.88亿元和17.04亿元,同比分别少增25.4亿元和11.65亿元,增量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此外,针对小个体户的“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比年初净减少1.93亿元,而去年同期是增加39.34亿元。
央行报告还表示,从贷款期限看,短期贷款压缩较多,一季度短期贷款同比少增98.36亿元,增量占比73.3%,同比下降21.4%。央行认为,短期贷款压缩的原因,在于温州短贷长用现象突出,短期贷款占比一向较高,在贷款紧缩、规模控制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资金摆布上有意识向中长期贷款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