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7日讯
记者昨日从团省委获悉,北京奥运会期间,将有上百名浙江志愿者出现在奥运会各个场馆,为参加比赛的选手和现场观众提供服务。
团省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次浙江省最终确定了80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和20名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奥运会期间,他们将集体前往老山自行车馆,专门负责奥运会自行车比赛的服务工作。
在这些志愿者中,90%都是在校学生,其他还包括在职人员、外教和海外学子等。他们是从全省13000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最终凭借出色的外语沟通能力以及丰富的志愿者服务经历,如愿入选这百人名单。
为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团省委在四月中旬就选派了8名骨干志愿者作为我省的代表,前往北京参加了为期10天的培训。而在本月上旬,所有志愿者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系统化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如何为现场观众服务,如何在赛场出入口进行引导、熟悉场馆构造,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具体事项。培训内容专门针对志愿者所设计,同时还邀请了来自北京的专业培训人员。
7月底,这100名奥运志愿者将前往北京,进行体能训练和现场模拟服务等项目的培训,为奥运会的到来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在一大群“80后”的奥运志愿者中,出生于1953年的高建显得“一枝独秀”。对于新工作,这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英语老师很直率:“我这个年纪的人,遇到这种机会比较难得。我一定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北京,展现在外国朋友面前。”而正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读国际关系的钟琳玲则表示,一定会带着自己的那些美国朋友,一起到北京服务奥运。
除了这100名奥运志愿者之外,来自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的41名学生上周也通过了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考核,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特别志愿者”。7月12日,这41名学生将前往北京,进行半个月的集中培训。奥运会期间,他们将为参加奥运会报道的各国记者提供语言翻译及辅助性服务。
来自浙大外语学院的大三学生季菁菁表示,虽然不能像其他志愿者那样到赛场第一线提供服务,不过能为奥运会尽一份力,成为其中的一员,就是很大的收获。“奥运会百年难遇,我现在还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