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百姓的“戏之变”
讲述人:德清王建伟
《乡村大舞台》
“我是德清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说起文化惠民在我身上有哪些体现,我觉得最大的影响就是‘戏’了。我所说的‘戏’也包括演出,你们城里人觉得那是两回事,我们都认为是一回事。”
当王建伟跟记者聊起文化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时,他讲述了他与“戏”有关的三种变化。
“记得刚开始是送戏到我们这里,一般是县里送一场、乡镇送一场,一年两场。把戏送到我家门口,让我们欣赏,还能看到来自省城的名角,那个兴奋啊,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大家的文化生活顿时丰富了起来。这是我们这里文化生活的第一种变化:看到了送来的戏。”
“尝到了送文化的好处后,马上就发现一年只送两场实在是太少了。我们就想到去‘要’戏。怎么‘要’呢?就是那些老寿星做寿的时候,请剧团来演一场,一场折子戏大概1000元吧。还有时请放映队来放电影,一场电影100多元,放的时候也很热闹,周围村的人都会过来看。这是第二种变化:我们自己去要戏,想看什么点什么。”
“但慢慢地,这些‘要’来的文化活动也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了。大家就开始商量,能不能自己搞点创作。于是,德清的乡镇都开始自己排戏了。不过说得准确一点,这不是‘戏’,是民间的‘文艺演出’,有唱歌,有跳舞,乡镇还努力结合自己的特色。因为要排‘戏’,德清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就成了‘香馍馍’。大家从原来的观众变成了现在的演员。乡镇也开始进行原创歌舞比赛,我记得有一出舞蹈叫《铸魂》,还荣获了2006年省群星奖银奖。另外,雷甸镇洋北村还出了一支业余锁呐队。”说到这里,王建伟显得十分兴奋,他告诉记者,这肯定是他文化生活里的第三个变化:自己开始演戏了。
本报记者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