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门口的便民服务摊。
城管正在处理占道经营的小贩。
浙江在线06月30日讯
近年来,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城管执法人员驱赶流动小商贩的情景,有的甚至还升级为暴力事件,如何管理好街头摊贩成为相关部门最头疼的问题。
为破解这一顽症,近日,我省相关部门拟订了《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初审,并向全省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政府对待小商贩不应一味围追堵截,而应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空间。
小商贩们生活现状如何?政府出台新措施后他们过得怎样?对新条例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现状
“挑”着孩子卖水果
一间六七个平方的破旧民房,粗糙的水泥地面到处是坑坑洼洼的小洞。左边角落里放着一堆桃子,边上还有三个小筐和一根扁担,右边还有一张床,很难下脚……这就是吴信猛和妻儿在彭埠的家。
吴信猛一家是前年从河南老家来杭州的,一直做着街头贩卖水果的小生意。
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吴信猛就要推着板车出门去贩水果了。有时候,妻子也要去帮忙。因为孩子还小,妻子只好挑着扁担,一头放着孩子,一头放着水果。
“我们最怕戴大盖帽的,因为是占道经营,所以一旦被城管发现,吃饭的家伙就没了。我们一家子可都是靠赚这点辛苦钱过日子的。”说着,妻子许大姐的眼睛里泛出了泪花。
“躲”着城管做生意
同样是卖水果的冯文欣,他和弟弟经常在莫干山路、上塘路一带摆摊做生意。
“因为大马路上管得严,我们都是在中午和晚上城管下班的时段上街。”冯文欣无奈地说,“我们尽量不在拥堵的马路上卖,选些小街小巷,但还是跟做贼似的。”
“现在当个流动小贩太不容易,到哪里都有人管,弄得不好就要倾家荡产。”冯文欣也不想整天偷偷摸摸的,但他要赚钱养家,没法子。
摆个鞋摊像打“游击”
仙林苑社区的朱先生,原来是杭州皮鞋厂的普通工人,2001年下岗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就想办法开了个修鞋摊,靠手艺养活全家。
但他的小摊位经常被城管赶来赶去。他只好不停换地方,打游击似地赚点小钱。朱先生说:“我能理解城管的苦衷,他们也是为了城市的正常秩序。每次碰到我,他们都会苦口婆心地给我讲道理。但我实在没办法,老婆一直都是没有工作,还要供孩子上学。要是收了摊子,一家子只好喝西北风了。”
出路
允许困难家庭临时占道经营
占道经营的小商贩们绝大多数都是社会困难群体,仅靠堵靠赶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为了尽可能地解决这一难题,去年,杭州市民政局、城管办和执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社区便民服务点的意见》。
其中明确了社区便民服务点是在市区范围内,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自行车修理、修鞋、修锁、修拉链、缝补衣裤、小家电维修等居民日常需要的服务点。
划定设点范围和区域时,不能占用城市道路和公共绿地,在城市主次干道两侧不得设置社区便民服务点,需要占用社区公共场地的,不得阻碍交通出行和消防通道。在确定社区便民服务点经营者时,应当限于安排辖区内下岗人员和家庭困难居民。
便民服务点不再怕被赶
仙林苑的朱先生刚好符合相关规定,社区给他划定了一个服务点。朱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下岗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一个人拖着钟表箱到处跑。现在不一样了,终于可以在合法的便民服务点安心干活了,再也没人来赶了。”
家住翠苑社区的老王,戴了近30年的一只老式上海表发条坏了,这块表买来的时候可是花了大价钱的。要拿到正规店去修,肯定要花不少钱。
昨天,老王拿着手表,试着去找这个修表摊。没走几步路就让他找到了,花1元钱换了根发条。
“现在城管不管摆摊了吗?”老王有点奇怪地问。修表师傅张大伯指了指挂在墙壁上的牌子说:“我这里是社区的便民服务点,以后就在这里不动了,手表再有问题就过来找我。”
建议
规范管理最重要
社区干部张先生告诉记者:“虽然管理流动摊点确实比较难,但只要想办法还是能够解决的。如果在离农贸市场比较远的小区附近增设一个临时摊点,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道路交通的前提下,临时摊点能方便更多的居民买点水果蔬菜,这肯定受欢迎。”
浙江辉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熊辉伦说:“不少市民有这方面的需求,这是民情民意,不能堵。还是规范管理最重要,可以收一定的管理费用,维护市场秩序。有了监管,也可以保证安全,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杭州市市政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泽民表示,让小摊小贩放任自流是不可能的,相关部门要拿出比较可行的管理规定。希望相关部门在制定法规的时候,能够更务实一些,可操作性更强一些。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定要给小商贩们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