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尝试与日本常石、万邦永跃两家修造船企业合作,定向培养高职毕业生到船舶企业工作,这一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今年,浙江和润集团、欧华造船等民营企业也加盟其中。6月30日上午,刚从中西部地区赶回舟山的浙海职院副院长杨永明介绍,今年浙海职院又招了145名中西部贫困生,这批学生在校期间一切费用由企业全包,学生每月还能拿到500元生活补助。
杨永明说,到中西部招收二年级的贫困大专生,由学院集中强化培训一年,然后到船舶修造企业上班,这是国家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先生的提议。2007年春节过后,董建华先生看到舟山船舶工业迅猛发展,而修造船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普遍不足,就提出由企业出资到中西部贫困地区招收学生,为舟山本地企业所用,建议得到了万邦永跃集团和日本常石集团的支持。与此同时,由香港董氏集团、新加坡万邦永跃集团、韩国三星集团共同出资240万美元,建设船舶修造专业实训基地,学院也从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引进了8个船舶修造方面专家,其中5个正教授、3个副教授。
2007年6月,我市由韩平副市长带队到重庆,与重庆市教委及部分高校负责人就支持中西部贫困生就业项目进行座谈。座谈会上,确定了合作方向,即由舟山市政府和重庆市教委搭建平台,香港董氏集团联络海内外相关企业提供资助,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与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有关高校合作办学,为浙江沿海(特别是舟山)以及其他地方的大型船舶修造企业输送合格人才。
当时确定的合作培养项目,主要采用“2+1”的形式,即学生前两年在重庆相关院校学习,第三年到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强化学习。对完成船舶修造方面相关课程和实习,考试成绩合格的,颁发相关院校的毕业证书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修造专业培训证书,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确定的选拔对象主要为机械类高职学生,且计算机和英语比较熟练。
杨永明说,免费培训、定向就业的消息在重庆发布以后,报名人数突破500名。经挑选,87名学员成为首批幸运儿。2007年,由万邦永跃集团和日本常石集团命名的班级正式开班,由两家企业分别为每位学生提供学费、住宿费、生活补助费。今年,学院将招生对象扩展到了贵州,经过4月和6月两次招生,总计有145名学员将在近期赴舟山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