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村民养猪致富,在外务工多年的文成县黄坦镇占里村村民沈汉琴和丈夫赵碎华也回村养猪。如今她家已经是村里有名的养猪大户了。图为沈汉琴正在喂养猪仔。 钟建芬 赵雪微 摄
位于珊溪水库源头保护区内的文成县黄坦镇占里村,曾经因为养猪成为环境污染而受到关注。如今,占里村又一次受到关注。不同的是,此番关注占里村,却是因为占里村通过生态治污,在保护生态中发展成为全县首富村,成为浙江“生态养猪第一村”。
推荐阅读
贵州瓮安县委书记和县长被免职
台湾游十八日正式开放 押金五万
暴雨造成首都机场95%航班延误
列车开走百余人滞留车站
老师伯讲新闻:殉情?赌祸!
村主任公然开价:要承包工程先给30万!
在占里村,喂猪、集污、制沼、烧食、喂猪,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生态循环,实现了生态养猪,在基本不对水源造成污染的情况下,带来了一笔可观的环保致富账。去年,该村出栏猪仔2万余头,实现农民人均年收入1.6万余元,成为文成县致富第一村。
半年建280个沼气池
占里全村常住人口80余户,278人,除一家五保户外,户户养猪。自1998年发展规模化养殖后,占里母猪存栏量达1900余头,每年出栏的猪仔更是超过2万头。“1头猪大概相当于5个人的排污量,占里村的排污量至少相当于1个10万人的中型集镇。”黄坦镇委书记赵文峰说。
10万人的排污量集中排放在一个偏远山村,远超自然降解能力。而早年的占里村没有成熟的沼气处理设施,每天产生的30吨猪粪、猪尿因没地方处理,被堆在院子里,堆在房前屋后,甚至连路边的空地都成了天然堆场,终年弥漫着一股恶臭。
如果说占里人以养猪为计,且久居其间,尚可忍受这恶劣的生活环境,外乡人却无不嫌恶这里臭气熏天,蚊蝇肆虐,数年间鲜有亲朋进村作客。
这一切,直到2005年12月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后,才得到根本性转变。那一年,文成县能源办技术员叶茂良带着沼气净化项目来到占里。他对村民们说,建了沼气池,不但能处理生猪的排泄物,产生的沼气还可以煮饭、烧食,甚至给猪圈消毒、热水洗涤。而通过省、市两级农业部门的政策扶持,一个15立方米容积的沼气池,村民仅需自费1000余元。
从3户到10户再到全村,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占里的沼气池就达到280余个。全村养猪户小的建有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不少大户更建起了150立方米以上的大池。笼罩于村中的恶臭散去,堆叠在村中的污物消弭。村民们还在所有的沼气池上重新铺耕土,种起蔬菜、花果,再塑漫山绿意。
治污带来300万效益
建设沼气池给占里带来的并不只是干净,村民们还发现了沼气的经济价值。“不算烧猪食,一年能省下15罐煤气呢。”村里的养猪大户赵碎华说。按照当地煤气每桶109元的价格,赵碎华家每年仅煤气费就省下1635元。而村民家中、村庄道路的夜间照明,也都用上了沼气。
除去日常生活用气,占里村烧猪食还要大量的柴火。往年10月至12月,养猪户们就会全家动员进山砍柴,用3个月的时间堆起巨大的柴垛,取用一年。这个习惯不仅因各家劳力有限,限制了养殖规模,还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林业资源。
随着沼气池的建设,拥有沼气池的养猪户养得越多,沼气越足,不仅满足了日常烧猪食所需的能源消耗,解放了砍柴的劳力,还能在冬天为猪棚提供保暖,促进了冬季养殖,使养猪逐渐扩大了规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占里带来了新的改变。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