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杰(右)经常来探望夫妻俩。 徐洁 摄
浙江在线07月08日讯
清晨5点半,宁波的黄汉发夫妇就起床了。趁妻子吴仁娣在准备早饭那会,黄汉发把前一天从小商品市场里批发来的清洁球、板刷、高压锅皮圈等小日用品用白布裹成两个大包。
匆匆吃过早饭,老两口各自背上一个半人高的大包裹,一人执一根木棍“咄咄”敲着地面下楼。他们都是盲人——之前的一切全是靠摸索完成。
然而他们还要去离家很远的宁波市区的鼓楼摆摊,搭乘公交车要经过8站。
这条路他们走了有10年了。
那么这对一点都看不见的盲人夫妻是怎么顺利来回的?记者跟着他们走一遭,发现从小区门口到鼓楼,有许多热心人主动充当他们的“眼睛”,一棒接一棒,直到他们安全到达。尤其是380路的20多位公交车司机,来回路上都给他们很多“优待”。据说从班次开通不久至今,已坚持了8年。
小区保安
人多的时候帮忙送一程
为了供儿子念书上大学,没有工作的黄汉发夫妇只能每天6点赶第一班车就去鼓楼摆摊做点小本生意。家搬到宁波联丰新村后的10来年,只要天不下雨,他们就早早地相互搀扶着出门了。
小区保安很快注意到了这对特殊的夫妻,远远看他们过来了,就会上前搭上一把,把他们扶到路口。“那么早小区里人不多,但下午他们回来的时候,进进出出的人和车都多了,他们背着这么大的包很容易被撞到,我们总是会帮忙送一程。”老保安周师傅说。
退休教师老王
病了也要先送老夫妻
“接棒”的王老师是宁波大学的退休教师,住在联丰新村对面的小区里,每天要去鼓楼早锻炼,她就是在路上结识这对盲人夫妻的,然后主动当上了“路陪”。为此她把自己早锻炼的时间前拨到6点,并且提前几分钟就等在小区门口了。
“前阵子她病了,早上等到我们后说要去医院打针,但还是硬要先把我们送到车站。后来这才知道她发高烧了。”在吴仁娣眼里,王老师比姐姐还贴心。
公交司机杨宗杰
从留一点心开始
在没有认识王老师之前,老两口最担心的就是坐不上车。“到站台后虽然能听到有公交车到站了,但不知道是哪路公交车,只能一次次问旁边的人。”黄汉发说。
两人看不见又背个大包,上车就要耽误好几分钟,有些司机也嫌他们是累赘,远远见他们过来,有时就差几步路,也关上车门跑了。
改变,从380路的司机杨宗杰开始。他最先注意到这对盲人老夫妻,因此每次路过这个站头就会留点心:把车子靠过去停在他们站着的地方;再下车扶他们上车;动员其他乘客为他们让座……
380路20多位公车司机
“爱心承诺书”让爱延续
渐渐熟识之后,杨宗杰又把黄汉发夫妇的情况告诉给其他司机,于是这对盲人夫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优待”。
“有次收摊回家,车到站后老头子先下车了,开出一段路后,司机师傅问我是不是要去别的地方,这才发现自己走神了。师傅就把车子慢慢倒回去,稳稳停在老头站着的地方,再把我扶下车交到他手里。”吴仁娣回忆。还有一次老伴病了,连着几天没去摆摊,几个司机马上就赶到家里看望。原来,一个司机开头班的早上没见着他们,问后面两天的司机也说没看到,大家就担心是不是出了事。
现在,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只要一上车听到司机的声音,她就能很快叫喊出对方的名字。杨师傅、林师傅、俞师傅……20多个司机一个都不会搞错。“因为他们待我们好啊!”吴仁娣反复念叨着。
后来,镇海公交公司的领导知道了这件事,就发动380路公交车20多个司机和黄汉发夫妇结了对,并且签下了“爱心承诺书”。从此,他们不仅在车上对夫妻俩特别照顾,逢年过节还去家里慰问。
记者去黄汉发家的时候,正巧碰上司机杨宗杰,把两只大西瓜塞到夫妻俩的手里,“老家种的瓜,特别甜,外面买不到。”夫妻俩笑得眼睛眯成了线,可杨宗杰还是一个劲对之前中秋节有事没能去看望表示遗憾。他说哪怕以后不开这趟车了,这个传统也会一直传下去,这是380路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