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私家车淘汰的废旧轮胎,是出租车行业一大公开的秘密。 夏子昂 摄
温州网讯 温州市区现有出租车3329辆,一些出租车辆为降低营运成本,使用私家车淘汰的旧轮胎,这些旧轮胎中多数又属于报废轮胎,这已经成为出租车行业多年来的一大公开秘密。
推荐阅读
购物卡余额莫名“蒸发”真相
洞头大门加油站私涨油价
奥运今天进入开幕倒计时一个月
东莞拿1.2亿给市民发补贴幕后
北大教授刊登广告向深圳人道歉
清华降60分录取90后少女作家
废旧轮胎是怎样进行交易的?它的存在会给乘客和司机带来怎样的安全隐患?记者通过多日暗访,揭开了谜底。
现象:
旧胎使用是公开的秘密
安徽籍的哥陈师傅在温开了五六年的出租车。近日,记者坐陈师傅车闲聊时,他讲述了一个“秘密”。
“知道我的车为什么开这么平稳吗?因为我现在开的车使用的都是新胎。你看边上那些出租车,开起来车身一跳一跳的,他们用的都是私家车淘汰的旧轮胎。”
据陈师傅透露,温州市区的出租车,不少都是用私家车淘汰的旧轮胎。旧轮胎多数属报废轮胎,但因价格便宜,可降低营运成本,受到出租车主“热捧”。“温州目前存在两类出租车,像富康出租车使用的165型号轮胎,换一只新的要将近两百元,而一只旧的只要几十元。捷达出租车使用的185型号轮胎一只新的价格需要200多元,而旧的轮胎最好的也只需100元左右。”
陈师傅说,前两三年他开的是使用旧胎的出租车,这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旧轮胎使用时间通常只有三四个月,因为质量太差,开在路上还经常爆胎。要是客人要求跑长途、上高速,开这样的车我是不敢接的。”
难道真如陈师傅所说,很多出租车都使用旧胎?此后几天,记者在市区随机抽查了10辆出租车,结果发现,其中有8辆使用的是私家车淘汰的旧轮胎。一些出租车司机反映,在温州市区一些汽车轮胎修理店都有旧轮胎买卖,旧轮胎回收通常只需几元钱,维修店烫烫补补后,又把它们出售给出租车车主。这一现象在温州存在时间已有五六年之久,早就是行业内一大公开的秘密。
暗访:
20元可买一只旧轮胎
记者随后对市区一些轮胎修理店买卖旧轮胎一事展开暗访。
在市区桥儿头的一家轮胎修理店,记者看到十几平方米的店里,角落上堆着一摞摞叠得有一人多高的旧轮胎。店门口,恰巧有一辆出租车在换前轮轮胎。店主很快从旧轮胎堆里找出两只他觉得“质量不错”的轮胎,给出租车换上。出租车主也没讨价还价,交了200元就开车走了。据了解,如果换两只新轮胎,车主大约需要付500来元。
据店主介绍,他们卖出的旧轮胎都是私家车淘汰下来的,平时换这种旧轮胎的都是出租车。因为旧胎的利润比卖新胎还要高,所以现在市区很多轮胎维修店都开设了这项业务。记者随后花60元钱从该店买来了一只165型号的旧轮胎。这只轮胎外表陈旧不堪,胎面一侧花纹已经磨平,里面光烫补的地方就有5处。
这样的轮胎到底能不能用?见记者怀疑,店主连忙表示,这种轮胎放在后轮绝对没问题。不过他又提醒说,旧胎售出后发生质量问题店里概不负责。
记者又在市区蒲鞋市、飞霞南路、葡萄棚等一些路段上发现了不少卖这种旧轮胎的轮胎维修店。以165型号轮胎为例,蒲鞋市一家轮胎维修店报价最低的旧轮胎,每只只需20元钱,这种20元的旧轮胎因为销路好,平时还需预定。记者花了40元在这家店买下一只165型号的旧轮胎。
检测:
报废轮胎存在两大隐患
2008年6月底,记者把买来的两只旧轮胎送到温州长顺机动车司法鉴定事务所做鉴定。经鉴定,该所副所长陈勇工程师认为,这两只旧轮胎系报废轮胎,可以做临时应急使用,但绝不能用于车辆营运。陈勇说,出租车使用这种报废胎会带来两大安全隐患,一是报废车胎气密性下降,胎内气压低于标准气压。在行驶途中,车胎运动发烫发热后极易导致爆胎。另外,由于报废胎通常胎盘花纹磨损严重,这不仅会影响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还会带来刹车失灵的现象。
陈勇还表示,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机动车辆的轮胎标准都已作了相关规定。参照这些规定,温州市区现有一些出租车使用私家车淘汰的旧轮胎,给安全行驶埋下一枚枚隐性的“定时炸弹”。
采访中,市交警一大队一中队大南分队队长杨芳敏反映,目前一些使用旧轮胎的出租车因为刹车难刹,容易造成追尾交通事故,此类事故在他负责的路段每天都会发生几起。另外,记者还从金丽温和甬台温高速公路施救中心获知,温州市区出租车在高速公路也时有发生爆胎事故,究其原因大多与这些车辆使用旧轮胎有直接的联系。
监管:
旧轮胎不可销售给个人
对于出租车使用废旧轮胎的监管,市车管所检测中心有关负责人说,机动车年检时,轮胎检测也是一项内容,但是由于轮胎检测没有专业设备,目前检测主要以目测轮胎花纹为主。
温州市运管处维修管理科科长张锡润说,按规定,旧轮胎回收应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收购,集中处理,轮胎维修店是不允许将此类轮胎作为产品销售给个人的。张锡润说对这类“换胎”行为,要在维修店诚信等级上进行处罚。接下来他们将对这些“换胎”交易行为,展开检查和打击。
记者 蓝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