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9日,本报报道了宁波大学平湖籍学生殳学超在文学创作丰收之时,却因9门功课不及格不能按时毕业的事。文学创作与学业真的不可以兼顾?个性化的成才之路与学历、文凭的关系怎么处理?报道刊发后,立即在读者中引发了热议。
平湖中学副校长、语文作文教学专家邓中肯曾是殳学超的老师,他一直关注着殳学超成长的脚步。看到这篇报道后,他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赞同这种现象,因为搞文学创作与大学学业是不矛盾的,是两不误的事情,完全可以成为一件兼得的好事。”邓中肯说,“殳学超能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件令人欣慰的事,但看到他9门功课不及格,面对不能按时毕业的尴尬,我觉得很遗憾。”邓中肯认为,通过这种现象,可以看出殳学超心境有点浮躁,有点急功近利。“文学创作的事可以慢慢来,但大学生涯毕竟只有几年。殳学超人生的路还很长,在这种心境下,以后的发展还是个未知数。”邓中肯不无担忧地说。
宁波大学文学院院长周志峰教授与殳学超接触较多,他表示:“不能把文凭和知识对立起来,文凭标志着你接受过系统、正规的高等教育。学历、文凭是用人单位了解应聘人员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文凭,在社会上的选择面会比较窄。”
周教授的观点也得到了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事工作人员的支持。平湖一家知名企业的人事科长对记者说,如果没有文凭,像他们这样的单位就进不去,这等于自动缩小了就业范围。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年轻人中对殳学超表示支持的比较多。如年轻的媒体从业者王宾宾认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学生也需要自主学习。他说,殳学超能够找到自主的创作道路,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令人惊叹。其实,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智能结构、个人经历都不同,重要的是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能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施展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价值。有时候,传统的教育对每个人未必都适合。学历有时只是一张“准入证”,未必完全能够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和学识。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并非都是高学历者,勤奋的精神和对事业的热爱同样可以让他们成为一名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