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滚动报道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温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纪实

  


   乐清市四都乡金秋读书节——王十朋诗词朗诵会。 温州市文明办提供

   温州网讯 200万,接近温州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

   推荐阅读

   专家详解李树芬第3次尸检结果

   博物馆将校花照片贴上遗像墙

   20名老师在数百毕业生前打群架

   疑似上海袭警凶手博客曝光

   放映产品VCD 播出的竟是A片

   温州拟提任市管干部公示

   这四分之一是社会中最需要关注关爱的人群,也是社会中最富有激情希望的人群。

   温州有近200万未成年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关系着温州改革开放的未来,也关系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

   对于该项工作,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特别是2004年中央8号文件下发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职能转入市文明办,我市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健全机制上做文章,在形成联动共抓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去年,我市102个集体、18个阵地、106名个人分别被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优秀阵地和先进工作标兵称号。

   城市四分之一人群的未来,就在这新的德育空间中舒展。

   健康成长

   营造育人立体空间

   “下午的点心最爱水饺,晚上喜欢排骨、鸡蛋汤……”社区活动中心变换的营养餐,南浦集团学校6年级的吴刚已经尝了4年。每天放学后,他在社区活动中心完成作业,和老师、小伙伴一桌吃晚饭,打乒乓球做游戏。他的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而且在这里有了一批特别要好的“兄弟”。

   在温州,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与“城区-社区-楼幢-家庭”四大主体链为载体的文明素质实践活动相融合。

   在学校主阵地,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调整德育结构。目前,全市有57所德育特色学校,1158所中小学实施青少年法制教育“课程制”,2万多名教师经过培训,4727名老师成为德育骨干。在家庭自然课堂,1007所各类家长学校为孩子们的“第一老师”进行辅导。

   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则让更多孩子像吴刚一样,成为社区的“小主人”,在立体的育人空间中茁壮成长。苍南特困学生纪丽静,考上大学无力支付学费,社区联系县妇联,各方资助帮她圆了大学梦;患肾病的学生朱源,长期跟着外婆生活非常困难,社区为他申请了低保,争取困难补助。此外,青少年还能参与业余法制学校、禁毒教育基地、社区教育中心、青少年维权岗等阵地,观看“希望之光”专题文艺巡演,分享“东海文化明珠”和“金海岸文化明珠”文化设施建设成果。

   快乐主题

   创新德育实践载体

   干农家活、品农家菜、睡农家铺,孩子们在永嘉埭头古村的生活,不仅回归田园的情趣,也从书本之外、实践之中品味“耕读”的传统意蕴。

   同“楠风营地”倡导的快乐主题一样,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空间里,我市各地教育载体和方法不断创新。健康成长、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充满乐趣的课程。

   在乐清开展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中,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5万未成年人立下了“读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的志向,40万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因此受到新的教育。孩子们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特殊课程,也入围中国精神文明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奖”。

   在瑞安,孩子们怀揣“德育星卡”展开道德竞赛。优秀生当仁不让,原先扣着“差生”帽子的学生则从特长、基础开始全面进步,这一德育激励办法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奖。

   在平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们口中的故事为孩子们竖起了英雄标杆。

   从富有趣味的文体活动,到形式新颖社会调查、公益服务;从观摩展览、红色旅游,到夏令营、冬令营;从军事训练等参与体验活动,到节日、纪念日的主题教育活动……我市创造了许多鲜活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目前,我市有少先队实践基地1080个,14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实行免票参观,开创了“温州青少年网”、“温州文明网”、全省首个“文明e少年网站”。德育不再是令人乏味的说教,孩子们对社会、国情、生命的体验,公民道德的养成,在一种自觉而快乐的氛围中进行。

   同一蓝天

   深层关爱特殊群体

   “在这里可以看书、玩,跟老师学手工,还能学讲温州话。”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阳光夏令营”,来自河南的新温州人冯树武觉得暑假不再孤单。

   同冯树武一样随父母“漂流”到温州的孩子有19万余人。通过深化关爱“新温州人”主题活动,小小“新温州人”不仅是“外来务工人员第二代”,还被接纳为城市新公民。我市已创办民工子女学校15所,民工子女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8%以上和96%以上。

   我市现有父母外出经商务工的留守未成年人6.37万人,媒体开辟“关爱留守儿童”专栏,通过全市开展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结对活动,市妇联建立留守儿童之家20个,4000名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社会的关爱,让他们留守的家变得温暖。

   “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三缺”曾是城市中特殊孩子成长的困境,通过推进“五大工程”、“春苗计划”、“五老护苗”,特殊的爱涌向流动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让“小小新温州人”、留守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与其他孩子一起“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这一主题下,占人口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在新的空间拥有新的精神面貌。他们所经历的成长,正是转型期社会的走向与未来。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