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蒋泰维
4月22日至26日,按照省委的部署,我入驻磐安县窈川乡依山下村农家蹲点调研,与农民同吃同住,了解民情,体验生活,联络感情。时间虽然不长,但感触颇深。
蒋厅长在墙纸加工厂调研
一、欠发达乡村面貌已发生可喜变化
依山下村是磐安县欠发达乡镇的一个欠发达山村。全村249户758人,人均收入3975元,近几年村里生产生活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坦的公路通到了村口;有线电视、宽带网络进入了农家;沿路设置了垃圾箱,生活垃圾定时收集;香菇、板栗、香榧、中药材、茶叶、毛竹、大棚蔬菜等一批农业项目的实施,使农民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人均收入比五年前的1900多元翻了一番;一部分农户开始富裕起来,运输、挖掘、流通、劳务输出、来料加工等二二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有6户年均收入超过了十万元,30多户造起了新房,常年外出打工有200多人;1名村干部创办的盛丰橡塑有限公司,解决了40多位村民的就业问题,其中还有10名残疾人,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农民子女基本上能读到高中,部分还考上了大学;合作医疗初步建立起来,鳏寡孤独老人由乡政府集中供养;村民组建了腰鼓队、秧歌队,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健康;村两委班子健全,制度规范,村干部工作努力。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扶贫力度,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收到了明显成效。
二、科技扶贫奔小康的任务还很艰巨
尽管依山下村呈现了新的风貌,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农业支柱产业不强,产业链不完善,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生产还处于粗放阶段,如茶树缺乏科学管理,长得比人还高,效益低下,缺乏加工技术,茶农的收入主要靠卖茶青所得。贫富差距加大,全村有40%的人收入低于2500元,大多数农民还住在简陋的老房子里。农村保障制度不健全,缺医少药看病难现象依然存在,有21人因病因学致贫,生活困难,助学贷款制度不够健全,还贷时间太短。
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农村经济落后。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帮助农民提高科技素质,开发山区资源,做到科学种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业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作为省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科技支农的力度。
三、农村集体经济亟待发展壮大
依山下村集体每年的收入来源仅仅是省里补偿的6万元生态公益林建设费和7500元房租。从1998年至今,由于修桥铺路,村集体经济已经欠债50多万元。接下来要进行的村庄改造、环境整治、困难农户救助、村干部误工补贴等都无力支付。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集体经济需要深入研究,探索推进。
在村盛丰橡塑有限公司调研时,了解到该公司正准备开发新产品,希望科技部门予以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我提出一个办法,如果通过论证,这个项目科技部门可以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但资金作为村集体投入的股份,企业产生效益后,从利润或销售收入中按一定比例反哺村集体经济。这作为一个试点,成功后可加以推广,为发展集体经济探索一条新路,增强欠发达乡村的“造血”功能。
四、村庄改造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特色
依山下村山多地少,耕地紧缺,农户拆旧房建新房愿望强烈,原规划是全部拆除重建。我认为,依山下村在规划时一定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限制污染产业。村庄建设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特色,适度超前。房屋建造不要贪大求洋,要把握牢固、够用、环保、美观的原则。可以利用山坡地,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尽可能保护有限的耕地,腾出平地,扩大发展空间。在造新房改变居住条件的同时,要把保护、利用有价值的古屋老宅与今后旅游资源开发等产业发展相结合。为此,我们与乡村干部一起到县城建局规划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为了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我厅决定把依山下村作为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示范点,加以指导扶持,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把依山下村建设成为令人羡慕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