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日志]
参加单位:市人才服务团
时间:7月4日
“谢谢你们的帮助,我终于在家乡找到了工作!我已经上班了,今后一定会好好工作,不辜负你们的厚望!”这是今天一早,市人才服务团收到的一条短信息。发信人是嘉兴学院信息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川籍应届生,也是人才服务团开展就业援助活动的援助对象之一。在我们的促成下,如今她正在巨石集团成都分公司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近段时间,人才服务团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尽我们所能“帮助一名寒门学子,扶持一户困难家庭”。
为了全面掌握每个就业援助对象的情况,我们早早地进行了全面排摸,走访了秀洲区油车港镇的池湾等村。四川大地震后,又走访嘉兴学院,了解该校在嘉兴应届灾区毕业生情况及就业意向,对愿意在嘉兴就业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
同时,我们按照面向基层、面向一线、专业适用的原则,积极挖掘合适的就业岗位,不定期走访了数百家企事业单位。还在嘉兴人事人才网上发布了《嘉兴市企业需求困难家庭大中专毕业生申报表》,吸引了全市23家企业主动提供就业援助岗位200余个。
我们在市本级率先召开了“2008年嘉兴市就业援助人才交流会”。随后,各县(市、区)的招聘活动也先后把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纳入其中。市县联动、整体推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就业援助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在6月举办的公益性大中专毕业生招聘活动中,每个参会单位都至少推出了一个面向四川大地震灾区生源毕业生的“爱心岗位”。
[服务感言]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市人事局局长 沈建华
服务企业更需走进企业。目前企业中,一方面,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比较短缺;另一方面,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还不够,激发创业创新热情的福利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我们要多走访企业,多掌握情况,多加强联系,多增进感情。
服务人才更需贴近人才。要与人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真心诚意地听取他们在创业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建议及期望,这些能为我们今后出台政策措施、把准民意提供第一手材料。这样出台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达到凝聚人才、成就人才的目的,人事部门才能真正成为各类人才的贴心“娘家”。
关注民生更需直面困难。不少家庭因成员患重病欠下高额医疗费导致生活窘迫,孩子就业成了家庭的全部希望和唯一动力。望着那一张张辛酸而期盼的脸孔,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只有满腔热忱、千方百计地为学有所成的寒门学子提供就业援助,才能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困难人才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