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线讯 织里,就如它的名字一般,纺织自古就是这里的传统。上世纪80年代初期,童装产业从家庭作坊起步,如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童装产销基地和棉坯布集散中心,“童装名镇”的盛誉闻名海内外。织里镇的当地人声称“全国儿童身上穿的童装4件里就有1件是织里造”,这并非虚言。在这一镇之辖,现聚集着8799家童装企业,吸纳了15万从事童装生产、加工的外来务工者,年产各类童装3.2亿件(套),约占国内市场的25%。一根扁担卖童装原科达制衣有限公司的老板沈应江是织里童装的第一代开拓者,也是最辛苦的一批人,“刚开始时,经常是一个人大包小包出去推销,大江南北四处跑,有时候一走就是个把月。”沈应江清楚地记得,当年一天几乎要跑四个城市。有时候从织里出发,要买上一堆三分钱一个的烧饼,一路啃到北京,把童装卖到北京。描写当年的市场开拓者,曾有一首形象的打油诗:大包上肩头,摸黑抢摊头,落雨淋湿头,天晴晒日头。就这样,织里童装靠着织里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卖到了全国各地,市场打开后,很多北方城市的商贩都知道浙江有个织里,织里生产童装。就算没有肩挑担提的织里人卖出去,全国各地的商贩都寻到织里来,织里老街茧站上便自发形成了一个市场。织里镇的叶阿华也是织里童装的第一代开拓者,他生产、加工过童装,也卖过棉布。上世纪70年代末,他跟当时很多的织里老百姓一样跑过单帮,有过“在家一台‘洋机’,在外一人肩背手提”的经历。妻子用晚上的时间在家里用缝纫机做童装,做一个通宵才勉强赶出三四十件。十几个小时下来,经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第二天早上,叶阿华便背着一麻袋的童装去织里老街茧站上卖。那时候有很多织里本地人来市场上收购童装,也有很多北方城市的商贩来收购。把昨天做的童装全部卖完后,叶阿华便到虹星桥边的船上去买些便宜的布料,拿回去让妻子晚上再加工成童装。“那时候的日子就是这样,夫妻两个日夜轮班,几乎是24小时连着干的。”叶阿华回忆说。背景:上世纪70年代末,织里的轧村、抗三圩、增圩一带部分农民重新捡起祖辈传下来的刺绣工艺,使用家庭缝纫机制作小绣品,像枕套、被套、童装绣片等。当时,大部分是传统的家庭作坊,妻子在家里用缝纫机一针一线缝制被套、床单等床上用品,丈夫用一根扁担肩挑担提到附近叫卖,后来村民争相效法,成了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到了80年代初,织里经营绣品、童装的农户达到了上万家。为了便于流通,1980年初,轧村自发形成了一个集市,很多村民都会挑到一个固定的地方交易;1981年,织里虹星桥头出现了占地交易;1982年,织里老街茧站成了布头、绣品的交易场地;1983年,织里工商所对老街的自发集市进行整顿和管理,在沿河老街用玻璃钢瓦搭建了第一代市场,交易的产品大部分是绣品、童装及面辅料。童装销往全国各地由于童装、绣品、棉布等商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1984年,织里工商所投资31万元征地4444平方米,在现在的织里北路金谛豪的位置,建成了湖州织里小商品市场,这是脱离沿街摆摊的第一个专业市场,改变一直以来占路为市、沿街设摊的经营状态。1985年,又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建成80间营业房400个摊位的湖州市织里绣制品市场。据叶阿华回忆,为改变沿街设摊状况而建的第一代专业市场比较简陋,用水泥板砌成一个个相连的交易摊位,上面用玻璃瓦搭设了几个简易大棚,类似于现在的很多农贸市场。虽然设施简陋,但每天迎来送往的客流量远远超过现在。“每天一大早,交易市场外就停满了自行车,有来进货的,有来卖货的,天南地北的人都有。”说起当初的场景时,叶阿华闭上了眼睛,似乎要把过去的繁华都从脑海中翻出来,“那时候真热闹啊,每天都能听到‘叮铃叮铃’的自行车铃声,还有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这时候的童装生产销售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本一对夫妻一台缝纫机都发展到五台、十台,甚至几十台。根据织里工商所的档案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来注册登记的童装加工户骤增,很多分散在农村的家庭作坊纷纷向城镇迁移。“为了打开市场,进入商场,当时织里人有了初步的品牌意识。”织里工商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从1987年到1996年的十年中,织里总共投资了约5000万元,兴建了各类市场约48000多平方米,织里童装的雏形市场逐渐走向了成熟和规范。织里童装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带动了很多与之相关的产业,有棉布市场、辅料市场、印染市场、砂洗行业、仓储行业、托运行业等,织里千家万户基本上都经营着跟童装有关的产业。织里镇工商所工作人员给记者展示了一张1985年时的营业执照,是建在织里中学校内的一家童装企业。这是最早一批正式注册登记的营业执照,还是用毛笔写成的。据资料显示,这家企业目前已经注销了,像这样经营不下去的企业不在少数。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很多最早注册的企业倒闭了,又有更多新的企业注册登记了。成长为“中国童装名镇”现在,当初的许多家庭作坊都已发展成了上规模的童装生产“小巨人”。位于织里镇栋梁路的湖州今童王制衣有限公司的老总濮新泉,就是织里很多从田埂走出来的企业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他在织里这块土地上完成了从农民到企业家的角色转换。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织里镇上林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缝纫机,上林村生产的被套、床单等产品被销往全国各地。濮新泉就是这个行业的最早从事者之一。之后,他用走街串巷的卖被套钱,置办了6台缝纫机,开始生产羊毛衫和童装;1996年,他在东迁成立了湖州东迁今童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规模生产童装之路;第二年,又在织里镇成立了湖州今童王制衣有限公司;前年,在织里建起了占地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我们要比市场先行一步,”濮新泉自信地说:“织里童装已在全国有了知名度,童装消费的品牌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目前要做的是积累品牌运作的经验,打响知名度。经营品牌是—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现在正在逐步进行完善。”从注册“今童王”品牌到开发中高档童装品牌“芝麻开门”,濮新泉关注的眼光从生产上的质量管理转向营销品牌培育。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目前“今童王”品牌荣获了“全国十大童装品牌”称号,另一品牌“芝麻开门”从2000年在法国巴黎注册以来就走高档路线,并专门为此在上海成立了品牌设计公司。2001年,“芝麻开门”中的《快乐空间》作品就拿下了国际童装设计大赛惟一的金奖。如今,像“今童王”这样的童装企业成了织里的支柱产业。在这个小镇上,聚集着数千家大大小小的童装品牌、加工、外贸企业,并且林立着“芝麻开门”、“赛洛非”、“青蛙王子”、“亲亲贝贝”、“蜗牛家族”等一大批优秀童装品牌。随着织里童装产业不断走向成熟,本地童装生产经营户基本上都已从农村向镇区和工业园区集聚。外贸订单生产加工业务量不断扩大,织里童装已销往法国、美国、沙特、阿联酋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多家童装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同时,外省、市和周边地区童装企业聚集织里日趋增多。据统计,来自全国各地的童装企业有1349家,仅浙江省温州地区在织里的童装企业就有130多家。另外,一大批童装经营者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探索企业规范化管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策划品牌经营策略等方面上来。2002年织里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全国惟一的“中国童装名镇”。2004年,我国第一座展示中国儿童服饰文化发展史的专业博物馆——中国童装博物馆在织里镇开馆。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对中国儿童服饰文化最专业、最全面的展示,也让织里这个“中国童装名镇”的称呼名副其实,再次验证了织里在全国童装市场中的龙头地位。电子商务带来新商机据统计,这几年中国童装的消费都呈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童装成了服装业发展的新亮点,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童装市场近几年逐渐兴起。挑战往往蕴藏着无限机遇,要想在童装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固守传统的销售方式显然已经不够。2006年,由织里镇政府主办的童装综合门户网站——“中国童装城”成立,“玲珑宝贝”、“芝麻开门”、“快乐贝贝”、“小虎尼克”等织里本土的童装品牌相继开通了网上交易平台,勤劳的织里人又开始利用起这个展示智慧和勇气的新平台——网络。“中国童装城”是个集网络营销、商品展销批发、物流配送“三位一体”的电子商务网站,目前网站有童装新闻、品牌加盟、商业信息、流行趋势、电子杂志、网上商城等22个频道。该网站为商家提供信息发布、产品展示与信息查询等各项专业服务,童装批发商家和生产企业、物流服务商也可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市场,并通过网络平台采购、销售和寻找合作伙伴。目前,该网站已有500多名注册会员,设计平台内的童装款式19000余款。据该网站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众多的频道中,设计平台是目前利用率最高的一个。童装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心的终端电脑上,通过网络设计管理系统进行童装设计,还可通过视频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当天的市场动态和童装流行趋势。编后“到2010年,织里童装产量将突破4.5亿件(套),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这是织里镇分管童装市场的相关负责人透露的发展蓝图。一系列的数据表明织里童装已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但面对国内外服装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织里计划定期举办中国织里童装博览会,不定期外出开展织里童装产业和专业市场的宣传推介活动,推出中国童装城网站,提高童装商务平台运作水平,更好地“让世界了解织里,让织里融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