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方照说,去年进水最高时到这里,大概有3米。朱韶蓁 摄
昨晚8点半,雨停了,空气很清爽。黄方照一家站在巷口乘凉,和邻居大声招呼着,说笑着,但他家里,还是一片凌乱。
推荐阅读
浙江第一高楼结顶
瑞安15岁少年迷恋网游替人贩毒
多国领导人缘何遭“逼宫”
交警执法 女子脱衣称遭非礼
北京警方开始寻杨佳母亲
教育部原发言人王旭明自评80分
黄方照住在平阳水头镇的一处低洼地段。“我在这里住了20年,抗台抗了20年,几乎年年家里都会遭水灾。时间长了,好像也习惯了。这次台风算好的,家里没进水,我们很高兴。”
电器搬到二楼,买来大包蔬菜
昨天凌晨4点,黄方照起床了。抹了把脸,热了碗前晚的稀饭,他开着小货车前往灵溪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货,生活看上去和往常没两样。稍稍有点不同的是,他早上进的货比往常要少些,因为前晚,他听镇上的宣传车上街提醒,台风“海鸥”要来。他隐隐有些担心,尽管在过去的20年中,他已经无数次面对台风的威胁了。
早晨6点多,当黄方照和妻子温莲弟一起在离家500米远的菜市场卖着水产品时,突降暴雨。黄方照叫妻子赶紧回家收拾东西:“等河水涨起来了,我就赶回来。”
他说的河叫仕静河,离他家不到400米,是附近一带居民判断家里进水与否的标志。
温莲弟跑回家,把家里的电磁炉、电饭锅等轻便的电器先搬到二楼,然后就在家里观察雨势。雨一直下了3个多小时,但河里的水并没有涨多少。
上午10点多,雨又小了起来,温莲弟赶紧去了一趟菜场,买了一大包蔬菜和一点肉。“蔬菜可以多存,肉不敢多买,万一台风来了停电,冰箱没法用,就会坏掉。”温莲弟说。
上午11点,黄方照进的货全部卖完了,夫妻俩赶紧收摊回家。经过一家小超市时,温莲弟又进去买了两袋面包和五六包饼干。
家里进水记录:3米
黄家是一幢4层半的楼房,位于建华路上。这一带是水头镇地势最低的地段之一,只要一下暴雨,这里的居民首当其冲房屋进水。
此时,建华路上的其他人家都忙着把一楼的家具搬到二楼,黄方照也赶紧行动起来,和妻子一起将电冰箱等大件抬到二楼。“年年如此,为啥不搬呢?”记者问。“毕竟这里是自己住了20年的地方,舍不得搬,也没地方搬。”温莲弟笑着说。
黄家一家五口人,儿子女儿在外地工作,夫妇俩和85岁的伯父守着这幢房子。中午吃完饭,黄方照将老伯父送到了镇里一位亲戚家,那里安全,屋子从没进过水。
“桌子、椅子、煤气灶、煤气瓶这些就先不动了,等河水涨到岸边了,再搬也不迟,20分钟内可以搬完。”黄方照很有经验。
黄家一楼是厨房,黄方照用一根扁担指着灶台上方接近屋顶的一道水印说:“喏,2005年‘海棠’台风来的时候,水一直淹到这里。大概有3米高。我记得当时只有10来分钟时间,家里的水就有1米多深,很快就涨到了2米多。一楼的东西根本来不及搬,很多被冲走了。我把前后门都打开了,希望水从前门进,能从后门出去,因为家里的房子地基没有打桩,经不起水冲,我当时最怕房子会被冲垮,幸好没事。”
湿淋淋跑回家:“快搬煤气灶”
昨天下午5点多,温莲弟就提前做好晚饭,外面又起风了,断断续续下起了小雨。等夫妻俩6点多吃好饭,风雨开始大了起来,电视里说,“海鸥”刚刚在福建霞浦登陆了。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黄方照跑出门看看河水有没有涨上来。不一会儿,他湿淋淋地回来了:“还好,应该不会有事。不过以防万一,赶快把电风扇、煤气灶搬到二楼。”
在二楼,黄方照和温莲弟两人一直站在窗口看着远处的河水。“虽然年年都遭水灾,但每次都还会紧张的,毕竟家里进水很麻烦,东西要损失,说不定还要停水停电,而且水退了之后,打扫卫生更是要花不少功夫。”温莲弟皱着眉说。
8点半,雨停了,闷热了几天的天气一下子凉爽下来,二人出门招呼邻居一起乘凉。“二楼的东西就先放在那里吧,明天再说,先凉快一下。”黄方照笑着说。隔壁几个邻居还嚷着要到他家去抓几把花生米,黄方照高声答应了。朱韶蓁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