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宁海记者站陈勇 周武军)家住宁海县圃社区的蒋大妈每天都要乘坐103路公交车到跃龙菜市场去买菜。昨天她惊奇地发现,原先破旧拥挤的103路中巴车,一夜之间全部换成了宽敞明亮的环保公交车。原来在今年年初,宁海县决定建立国有公交公司,逐步将城区公交经营权收归国有经营后,为确保群众出行方便舒心,日前县里又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陆续对全县的公交车进行了更新。
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完善健全城乡客运三级网络,确保群众出行方便,这只是宁海加快民生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宁海县委书记王剑侯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财政应当是“公共财政”,财政的使用应向公共性转移。只有舍得在公共事业上花必要的钱,制定实施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群众的生活质量才能稳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才能不断增强,民生改善才能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和谐基础才会更加稳固。为此,年初以来,宁海县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民生,大力实施“设施网络化”、“就业充分化”、“保障普惠化”、“全民素质化”、“环境宜居化”五大民生改善工程,进一步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今年该县财政已经安排了20多亿元资金为群众解决住房、交通、喝水等难题,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比去年增长30.1%,从而助推了全县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设施网络化”工程建设的重点是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网络建设等方面。宁海县计划在4年时间内投资50多亿元,通过优化“交通网”、“水务网”、“供电供气网”、“信息网”等建设,到2012年,全县85%以上人口喝上网供优质水,基本解决区域性用水难问题;交通网络更加健全完善,基本解决出行难、停车难问题;社区服务、社会化服务、政务服务更加人性化,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在“城乡统筹、延伸共享”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对接,逐步实现同域同网、同质同价,城乡居民享受均衡的服务.就业充分化”工程建设的重点是推动全民创业、提升就业转移能力、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等方面。通过推进全民创业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充分转移就业村”创建、“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等工作,到2012年,全县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1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14000元。
“保障普惠化”工程建设的重点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等工作,到2012年,覆盖宁海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形成,保障制度互通衔接,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此外,“全民素质化”工程建设的重点是加快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到2012年,全县实现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城乡居民100%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以上。“环境宜居化”工程建设的重点是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治安、提升公共应急能力等方面。到2012年,建成全国生态县、全国文明县城,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就业充分化”工程建设的重点是推动全民创业、提升就业转移能力、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等方面。通过推进全民创业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充分转移就业村”创建、“低收入农户小康工程”等工作,到2012年,全县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1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14000元。
“保障普惠化”工程建设的重点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等工作,到2012年,覆盖宁海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形成,保障制度互通衔接,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此外,“全民素质化”工程建设的重点是加快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到2012年,全县实现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城乡居民100%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以上。“环境宜居化”工程建设的重点是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治安、提升公共应急能力等方面。到2012年,建成全国生态县、全国文明县城,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