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海味的舟山渔歌调,伴着动感的广场健身舞,这将成为未来我市广场健身舞的新模式。市文化部门的有关人士表示,打造海洋文化强市,就需要让市民熟知更多的舟山本地的文化因素,舟山渔歌首先在广场健身舞中扩大使用范围。
广场健身舞自2003年非典时期出现,无论从编排还是音乐的选择,广场健身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早的时候,阿拉都是听着外面的流行歌曲,”偏爱运动的47岁的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改放《放海灯》,调子也改过嘞,动作也变得漂亮嘞。”
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林红介绍说:“原先我们的广场健身舞,很多人只是抱着锻炼身体的想法来跳的,可近年来,本土的内容不断增加,文化和体育联手,群艺干部也专门为广场健身舞加入了渔歌、方言小调等内容,这些充满海洋文化气息的内容不断地加入,很多群众正是冲这个不断参与进来。”
“把舟山渔歌融入到广场健身舞,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接受广场健身舞,尤其是在渔农村社区,他们会感到更加亲切。”市群艺馆馆长杨翎告诉记者,“从今年3月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广场健身舞的培训,参加培训的人数就有2万多,加上他们回去再加以传播,差不多有5万多的市民是经常性在参与广场健身舞活动的。如果再加上那些平日里不怎么参与的,但说起来也会跳广场健身舞的市民,很有可能达到10万人。”
不过杨翎还表示,对于现在编排的一些诸如《阿哥你放心走》《放海灯》《海乡的秋天》等渔歌广场舞,看起来似乎更适合女性,适合男性有阳刚之气、有力度的还不多,“这是以后需要加强开发的”,而且以后还要设计、挖掘更多适合渔农村群众,易学易懂、美观好看的渔歌健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