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去年“热点面对面”直播给了海宁官员们一个下马威,那么今年,这些即将或者已经接受过电视“面试”的官员们,已然从容了许多。
从容得可以说“没有什么好准备的,因为我已准备了一年”。
从容得可以摆脱一色白衬衫,开始穿出各种颜色的休闲服。
从容得可以接过书记、市长的话茬继续从专业角度加以阐述。
再回头时,许多官员感叹:是“热点面对面”给了我们公开、透明、直接接受民间提问的勇气。这种勇气的前端是压力,后端则是无尽的工作动力。
海宁市委书记俞志宏则看得更远:“‘热点面对面’的生命力在于市民的关注度、参与度。哪一天,市民完全成了这个节目的主角,干部不再怕市民提问题,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节目状态。”
热点面对面(7月23日)
话题:
如何让城市更文明
政协委员朱建杰:停车难问题在去年的节目现场就曾提出过。一年下来,虽然已经解决了不少,但随着海宁私家车数量激增,停车问题依然是海宁的热点和焦点。请问市政府如何解决越来越突出的停车矛盾?
副市长邵小文:要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我们已经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市区将能够利用的空地都利用起来,用于划定停车泊位和建设停车场;二是通过加强管理。
城管行政执法局局长刘纪清:我补充一下。现在市区停车泊位有7000多个,但仍赶不上私家车的增长速度。缓解停车难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体停车场;二是沿街单位在晚上允许社会车辆停放;三是在城建时把商业中心向外围发展,减少车辆向市区集中;四是加大公交建设。目前,彻底解决停车问题难度很大,只有靠市民和政府的双向合作。
市民代表郭忠蓉:随地大小便是海宁的一大顽症,我在社区里看到有人随地大小便会制止。我今天要问在场最大的领导,请问徐书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市委副书记徐辉:随地大小便现象的确反映出有些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海宁公厕的布局和数量的确不尽如人意,新区公厕太少,老区公厕太旧。市区目前仅有50所左右的公厕。我们已经委托南京一家设计院,对全市公厕建设进行规划布局。公厕指示牌也将设置得明显一点。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市民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多一些像郭阿姨这样的热心市民。
场外观众电子邮件:废旧电池对环境有污染,能不能设一个专门回收的点?
市委副书记徐辉:这个建议很好。我们已经在一些小区里设置了专门的回收垃圾筒。为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我个人赞同专门开设一家废旧电池回收店。这家店必须是纯公益性的。
这是一位自信的地方官员,言语不乏幽默。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让他的想法和做法更具现实意义。
7月21日晚上,在参加“热点面对面”首期直播节目后,海宁市的“当家人”——市委书记俞志宏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我们这是在自讨苦吃、自加压力,弄不好还会自寻烦恼。”俞志宏爽朗地笑了起来,“但有时候,给自己施压,反而会使很多事情变得更简单,推动工作的开展。”因为,在他看来,这档直播节目是一个考察干部、了解民意的很好平台。
录播还是直播,我们也曾犹豫过。但我们的官员应该具备接受大众评判的勇气。
记者(以下简称为“记”):参加完今天的节目,您对政府部门负责人的表现满意吗?
俞志宏(以下简称为“俞”):都还挺不错的,起码让老百姓知道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记:“热点面对面”节目推出3年来,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在市民中也打响了知名度。当初,是什么让您有这个打算?
俞:就我个人而言,工作到现在,一直以来就和一线接触比较多,所以总是尽可能想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多听听来自基层的声音。2005年11月份,我调到海宁工作。经常看电视上的一些访谈节目,受到了一些启发。很快就有了这个打算,想带着自己的同事去电视台演播大厅和大家交流。
记:从2006年录播到2007年直播,这应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你当初考虑过直播带来的压力吗?
俞:坦白说,当初决定采用直播的形式时,我们就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一天深夜12点多,一位市领导还打来电话,说能不能不搞直播了。我知道这个事情后,确实有过考虑,但和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一交流,再和几个部门负责人碰头后,最后还是决定直播。
新生事物都会伴随着争议发展。我们的干部应具备这种勇气,接受大众的评判。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谈何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如何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允许干部讲错话,就怕他们看不清自己的问题。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记: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很直接,有些问题会很尖锐。您和您的团队能够适应吗?
俞: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去年参加直播那天,我整个下午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看资料,担心到时回答不出一些很细节的问题。等去食堂吃过晚饭回到办公室,整个脑子一下子都混了。我赶忙冲了两杯咖啡提神,思路才慢慢重新清楚起来。
直播给干部很大的压力和紧迫感,这样才会促使他们认真去想事、办事。我允许我们的干部讲错话,怕就怕他们看不到工作中的问题。我一直都这么认为,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记: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压力又意味着什么?
俞:最明显的一点,它能促使我们的领导干部逼着自己改变以往的工作作风。嘉宾问的问题往往很具体,这就要求干部平时多研究业务,多学习,多深入一线听取老百姓的声音。否则他们在直播间里什么都回答不出,那太丢人了。
更关键的一点,它还能促使我们的政府部门真正把百姓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个部门领导,他在电视镜头前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接受全体海宁市民的监督。面对直播现场的提问,他不可能不回答,但一旦给出了答案,就必须要做到,而且要做好。
说实话,我们如果不做这事,一点问题都没有。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这是在自讨苦吃、自加压力,弄不好还会自寻烦恼。但我们不怕这种“风险”,愿意承受这种压力。
哪一天,市民完全成了主角,干部不再怕市民提问题,这才是我理想中的状态。
记:您觉得这档节目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俞:我们曾搞过一个民意调查,证明节目效果蛮好。同时,去年节目里来不及现场回答的200多个场外短信提问,有关部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和通报会等形式,介绍整治和解决结果。一些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也面对面与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代表或市民进行了说明,做到事事有回音。
记:如何看待电视机前市民监督的力量?
俞:我们的有些工作和问题靠调查研究,靠自身制度建设或许能够解决,但进程会相对慢一点。借市民的力量来推动各方面工作,进度更快,效果也更明显。
海宁人希望看到一个更透明、更阳光的政府,要求自己的声音被政府部门尊重,这反过来又能促进政府部门加快自身建设步伐,优化执政环境。
记:今年的直播间里首次出现了市民代表的身影。将来会有更多的市民代表通过这样的节目或以其他方式直接与政府官员交流、沟通吗?
俞:节目的生命力在于市民的关注度、参与度。哪一天,市民完全成了这个节目的主角,干部不再怕市民提问题,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热点面对面”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