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陶艺作品展于7月22日在嘉兴市博物馆开展,展期将持续约一个月。展出的百余件作品都是该校公共艺术学院陶艺与工艺美术系毕业生的作品。或夸张或古朴的造型,或简约或华丽的风格,他们通过对土与火的理解,以自己的特殊艺术直觉给泥土以灵与魂,传达着自己的思考和梦想。
受访嘉宾:刘建国(中国美院陶艺与工艺美术系教授)
问:对现代都市人来说,陶艺是属于比较朴拙原始的艺术。你们此次陶艺展想呈现给我们的是怎样的特色呢?
答:这些学生的作品就创作面貌、技术探讨和市场需求等而言,已经有较多方面的考虑。他们在创作中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少有雷同,内容题材也较为多样,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探索性。
问:说到题材的多样,本次展览学生作品的灵感主要来自哪里?
答:人生、历史、文化、自然……他们感兴趣的方方面面。比如这组《四神》,就来源于传说中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结合自己对传统瓦当的重新认识和理解所创作出来的。同时,在打破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比如在陶器上加上人为的缺口,是现代陶艺的残缺美和偶然性的体现。
问:经常有人说,我看不懂这件作品,陶艺怎样做到雅俗共赏?
答:一般来说,作者在制作陶艺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手法,将自己的意图加以扩展提升,表现出来。但陶艺在形成的过程中,有众多不确定因素,比如立意过程,比如创作过程中的偶然与必然,烧制过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陶艺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偶然与必然之间的交互运动。艺术家要做到雅俗共赏,在个性之时要考虑共性的问题。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发现,大家在观赏中或与作者产生共鸣,继续不断发现,对于作品的理解不同,各自赋予它不同的含义。这本来就是互为补充的感觉。同时,艺术品的欣赏也是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欣赏者本身也要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这也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问: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有什么不同呢?
答:它们最大不同就在于实用性和功能性。现代陶艺摆脱了实用性,着重于观赏性,常带有现代雕塑的味道。讲传统陶艺特点,它有个前提就是共性美,现代陶艺摆脱了共性美,更强调个性美和作者的个性表达,讲究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注重陶艺的当代表现。当然现代陶艺也有往实用性上靠的,比如生活陶艺。
问:陶艺的当代表现是什么?本次展览如何体现这种当代表现?
答:所谓陶艺的当代表现,也就是关心社会发展,关心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环境,关心人的思想、潜在意识。陶艺在制作和烧制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作者抓住这偶然的启示,对社会对生存环境进行关注。比如这组《逝去的论语》,通过写满论语的发黄书页随风而逝,表达了“80后”作者对传统文化流逝的关注,是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但不可回避的是,学生们有这个意识,但在作品中还是过分表现自我,仍缺乏对社会、民生、生活环境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