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5日讯
在看医生的几分钟时间,10岁的小齐不断地耸肩膀、眨眼睛、噘嘴、擤鼻子。妈妈有意捏他的小手提醒他注意一下,孩子竟然像一条鱼一样小嘴一开一合地吐泡泡。“医生你看看,孩子每天不停地搞这些,到底是什么毛病?”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省儿童医院保健科心理门诊,像小齐这样的挤眉弄眼的孩子一早就来了7位。主诊的王继跃医师指着电脑记录说,“你看,我昨天7:30开诊,看到下午1点半,看了51个小病号,不少孩子像小齐这样患有抽动症。”
这个看上去像做怪相的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严重的话可能要影响一辈子。王医师说他有个23岁的病人,小时候也只是面部抽动症,因为治疗不及时不坚持,到现在男朋友找不好,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咨询,每次都难过得哭,毛病变得非常难以断根。
为何孩子会不停地做怪相,调皮捣蛋?父母盼望医生能纠正这些顽固坏习惯。医生拨开层层迷雾,找到孩子疾病的本质是——压力太大惹得祸。
这是孩子的心理防卫
“孩子,你告诉叔叔,是不是一定要做这个动作,能停下来吗?”王继跃医生擅长儿童心理治疗,他对小孩子的耐心,也是出名的。小齐眼神有点怯怯的,看了看王医师,却没有停下频繁迷眼的怪动作。
“医生,你不知道,这孩子在班级里是公认的小捣蛋,老师已经跟我讲过很多次了,老师提问,他站起来就做这些动作,故意搞怪逗同学,我们说他打他都没用。”
王医师要求几分钟和孩子独处,离开父母视线的小齐暗暗舒了一口气。这个细节,被王医师捕捉到了。
“爸爸妈妈对你很严格?”“嗯,他们逼我练钢琴,练不好会用小树枝打手指。其实我喜欢画画,他们不准。”“你跟父母表达过吗?”“说过,妈妈说小雪钢琴考了7级,让我一定超过她。”
王医师了解到,小齐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对孩子的希望很大,而小雪是妈妈同事的女儿,和小齐年纪差不多。小齐说:“只有在感冒的时候才不用弹琴。我打喷嚏、咳嗽,就可以少练一点。”小齐随后清嗓、咳嗽,还真的很像感冒。
病根是承受不起压力
王医师点点头,又与小齐父母进行了沟通。医生留意到,小齐的父亲在讲话时,也偶尔会嘴角斜一下,不留意不会发现。
“这孩子是不是多动症?我们以前在当地看过的,吃了一些药,可效果一点也不好。”妈妈的焦急写在脸上。
“这其实是抽动症,病因比较复杂,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有一部分遗传因素,而主要的是孩子体会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让他感觉承受不住,但又不知道怎么解除,看到身边人或是电影里的人物的动作,学着模仿之后,心理感觉轻松一些,或是引起父母的关注之后,就会无意识地不断重复抽动。患这种病,孩子的智力、交往能力都没问题,但这个毛病不早控制,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后果,影响未来的生活。”
王医师说,抽动症还有个特点,父母越是严厉管教就越是严重;越是粗暴制止,症状越是变本加厉。“因为这种管教也成为压力的一部分。”
“孩子其实也很痛苦,像小齐这样,已经属于复合型抽动,需要用药治疗,但家庭的宽松环境,更重要。孩子内心焦虑、压力大,无法疏导宣泄,会以各种莫名其妙的症状表现出来。因此,家长在学习压力不太多的暑假要让孩子张弛有度,释放心情,这样配合治疗,收效会明显。”
王继跃提醒家长,孩子的心理疾病不可拖,过了暑假还是要坚持来医院就诊,维持治疗。“我这里有太多的老病号,往往是利用寒、暑假来治疗咨询,开学不治了,这是不够的。平时一定要坚持治疗!并且给孩子一个相对放松的生活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