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著 袁筱一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就像甚少人知晓提议设立父亲节的人是谁一样,父爱总是被忽略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中,父亲的遭遇也是如此。
1909年,美国华盛顿州士波肯市,杜德夫人参加完教会举办的母亲节主日崇拜后,心里的感触很深,“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呢?”
于是,1910年,第一个父亲节在美国诞生,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就像甚少人知晓提议设立父亲节的人是谁一样,父爱总是被忽略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中,父亲的遭遇也是如此。甚至,去年,吴祖光、赵蘅等作家还在“文学作品中父亲形象的变迁”的座谈会上呼吁,要改变文学作品中父亲或“强势”、或“无能”的片面形象,多一些客观体现父亲的作品。
今年父亲节那几天,我正在读的是法国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大卫·格德尔》。以未完成的遗作《法兰西组曲》闻名文坛的伊莱娜,是来自乌克兰的犹太人,二战中被害于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卫·格德尔》是她的处女作,在法国文坛一鸣惊人。
这部小说的主角大卫·格德尔是一个来自俄罗斯的犹太金融家,小说详细讲述了他的三次赌博:与合作伙伴赌,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却迫使对手自杀;在赌场里赌,赢了5万法郎,却把自己送进了医院,生意破产,妻子离他而去;最后,他又与生意伙伴赌,为自己谈妥了一个好价钱,却孤独地死在了海上。大卫·格德尔就是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精于算计的老犹太人。
可是,大卫·格德尔还有个女儿,贪慕虚荣、放荡、贪玩。大卫对这个女儿可是百般疼爱,拿她没辙。即使别人再怎么告诫他要对女儿严厉一点,只要女儿一声声娇嗲的“爹地”出口,他还是对她的要求来者不拒,要什么给什么。差点要了他的命的那场赌场里的赌博,怂恿他去的,正是女儿为了买一辆新车。即使最后,大卫知道女儿不是他亲生的,为了这个女儿,他还是不顾一切地会投入到最后一次赌博中……
这样的父爱,已到了溺爱的程度,似乎很少在文学作品中看到。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作为女性,她的作品却常被人拿来与巴尔扎克相提并论。正好,巴尔扎克的名作《欧也妮·葛朗台》中也有一个著名的父亲——老葛朗台。老葛朗台可是个著名的“守财奴”,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中,“爱抚、把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他对自己女儿也是抠门得厉害。得知女儿把她的积蓄全部给了夏尔后,他暴跳如雷,竟把女儿软禁起来,“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妻子因此大病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才立即转变态度,与母女讲和。
老葛朗台这样的父亲,没有父爱,只爱钱。而中国的文学作品中,父亲常常是作为“父权”、“强权”、“封建大家长”的代表,这些在社会进步、改革的过程中,都是要被打倒的一面。显然,那些父亲也多数不是正面、客观的形象。
相比之下,《傲慢与偏见》中的班内特先生倒是一个可爱的父亲,也是整部小说中令人喜欢的一个配角。他不光和那个做作、令人讨厌的班奈特太太成了鲜明对比,而且作为一家之长,他随和得像孩子们的朋友一样。
既然文学作品中,好爸爸难找,不妨到现实生活中找一找。
比如提议设立父亲节的杜德夫人,母亲早逝,父亲斯马特先生父兼母职一手拉扯大了他们6个孩子,却因为经年累月的过度劳累而病倒辞世。因此,杜德夫人在纪念母亲节的时候,才会特别想念刚刚去世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