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一只手就能抓起的一块青石上,惟妙惟肖地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卉等图案。一块材质普通的石碑,上面刻着“宝藏库”三个字。昨天,市博物馆副馆长方国权看着这两样从民间征集来的“宝贝”,用“实在太喜欢了”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不过,那块石头在古代到底是做什么用的,而石碑又是放在什么地方的,这两个问题困扰了市博物馆里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于是,他们便委托晚报向读者请教。
五面雕花的青石
这是一块材质再普通不过的青石,石头被切割成长方体,长13.5厘米,宽11厘米,高11.5厘米,其顶部微微拱起一定的弧度。除了底部之外,这块石头的5面都有雕花(见图),顶上那一面雕刻了盛开的牡丹花,两个面积略小的侧面雕刻的都是关于打虎的内容。方副馆长指着其中一面对记者说,那很明显是一幅武松打虎图。图中的武松一手拎着老虎颈部的皮,一手握拳高高举起,仿佛积聚了很大的力气就要朝老虎打下去。而另一面的打虎图中,人物换成了一个孩子,孩子身后还有一只羊,方副馆长估计是一个放羊的牧童正在保护自己的羊。两幅图中的老虎身上的斑纹都雕刻出来了,就连头上的“王”字也清晰可见。剩下两个面上分别都雕有两个人物,像是戏曲中的场景,一面上两个人,一个提着花篮,一个手握拂尘,看上去像八仙人物;另一面上两个人都手持扇子,一把打开一把合着,打开着的那把扇子的扇骨一根根被雕刻得很清晰。在这些图画里,背景都有山。
方副馆长介绍说,这块石头的雕工属于满工,看其上雕刻的图案纹饰繁密,应该是清代的东西。“木头、玉、砖上雕刻复杂的图案还是比较多见的,在石头上雕刻那么精致的图案就很少见了。因为石头比较硬,雕刻难度很大,同时雕刻的时候又容易碎,所以很少拿来雕复杂的东西。像这块石头上一个面的图,按照以前的工艺,雕一天也不一定能雕完。”
这块雕工精致的青石,是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从王店一名叫朱小观的人手里征集来的。对于这块石头在古代是做什么用的,朱小观以及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想不出来。朱小观认为,这块石头有一面没有雕刻图案,可能是古时候的皇帝拿来作玉玺用的。方副馆长表示,应该不会有这种可能,皇帝的玉玺一般都是用玉做的,不会用青石。有人猜测可能是桥柱的柱头,方副馆长说,一般桥柱的柱头不会雕得那么复杂,他觉得这件精美的石雕可能是在室内摆放的工艺品,但这也仅是推测。
刻“宝藏库”的石碑
在博物馆二楼的走廊里,陈列着一块刻着“宝藏库”三个大字的石碑。
记者看到,这块用一般的青石制成的石碑,呈规则的长方体,用卷尺量了一下,这块石碑高约70厘米,宽和长分别是8厘米和51厘米。在它的一个面上,从上到下刻有“宝藏库”三个字,也许因为年代较久远,字迹有点模糊,一眼看去不太容易看清楚。
“这块石碑也是向那位朱先生征集来的,他是从江苏吴江购得的。”方副馆长介绍说,“石碑的年份我们还没有确定,但应该是明、清时期的,再早的话,不可能保存得这么完好。”
对于这块石碑原来“站岗”的位置,方副馆长有自己的猜测,“我想有两个可能,一就是放在宫廷衙门里,另一个可能就是放在寺庙里。因为这两个地方以前都有可能会藏一些珠宝、经书之类的宝贝,尤其是寺庙,因为嘉兴这一带的寺庙比较多,这块石碑更有可能是立在寺庙里存放宝物的地方前。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这个地方佛教文化的繁荣。”不过方副馆长表示,这块石碑究竟是放在哪里的,他们还存在疑问。
那件石雕作品的真正用途是什么?那块石碑究竟是不是明清时期的?是不是曾经立在寺庙或衙门里?读者朋友,如果你对此有所了解,请拨打晚报热线82828110来为大家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