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组织全市首支水源保护队伍,隔三差五赶往湿地生态公园进行义务宣传水源地保护外,嘉兴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的队员昨天又冒着酷暑,来到社会福利院看望在那里生活的小朋友。“虽然生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可是他们天真的笑脸和同龄的健康孩子一样让人心动。希望借党报热线呼吁一下,让更多的好心人来关心他们!”义工小马说。
“嘉兴还是好心人多”
昨天上午9时,义工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来到社会福利院。除了牛奶、饮料、饼干等食物外,还给孩子们准备了大包小包的玩具、画册,甚至活着的小乌龟。除了物质层面的一点心意,义工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是热闹与欢乐。
“嘉兴还是好心人多呀。”在福利院工作了20多个年头的王老师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以来,福利院就接待企业和个人来访1000多人次,“他们每次过来,都不会空着手的,因为有了这些好心人,我们这里的孩子生活物质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指着办公室里堆放着的苹果,王老师说,“这是昨天两个年轻人送来的,他们上星期也送了几箱苹果过来,估摸着我们要吃完了,又送来了。人来了就走,怎么问都不肯留下名字呢。”
孩子们不缺吃,不缺穿,
缺的就是那份爱
在大桥镇中心小学念五年级的金妮算是福利院孩子中容易沟通的一个。“我在这里十几年了,很小时就被爸爸妈妈抛弃的。”说这句话的时候,她仿佛在说着别人的事情,可仔细看她,这个懂事孩子的眼里,分明有着一种难言的孤寂和倔强。“我在这里,吃的穿的还有上学用的,阿姨都给准备好了,还是很快乐的。”当问到在学校里和其他同学相处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时,金妮想了想说:“我努力了,可是考试还考不好,同学们嘲笑我,我不喜欢。”
义工小陈是个有耐心的大男孩,了解了金妮的情况后,就主动和金妮互留了联系方式,这时,金妮没有忘记身边的伙伴,“也可以帮马晓欣他们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这个孩子笑得特别灿烂。
福利院面临新难题:
最缺棉质尿布
目前福利院近90个孩子中,脑瘫儿占了近三分之一,外加20多名婴幼儿,“包括刚刚出生几天就被狠心父母抛弃的小婴儿、长到十二三岁还因为脑瘫无法控制大小便的孩子,阿姨每天都要给他们更换尿布近200次,我们以前还能弄一些棉布改成尿布来使用,可现在棉布也不太好找了。有些企业和好心人赞助的‘尿不湿’,是专门给重症儿童使用的,如果全部使用‘尿不湿’的话,产生的费用是我们无法承担的。”福利院副院长王丽勤告诉记者。
本报热线记者在此呼吁热心读者,如果您刚好有多余的棉布,愿意为福利院的孩子们献一份爱心,或者有爱心企业愿意与福利院结对,不定期给孩子们提供尿布或者“尿不湿”,请拨打本报热线82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