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伟方)在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公共文明测评中,我市获得较好成绩,总分名列第四。7月29日,新华社播发通稿,7月30日《人民日报》在报眼位置作了刊登,全国各大主流媒体作了转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对此作出批示:“这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市文明风尚的一次展示。所取得的文明进步可喜可贺,我们要再接再厉,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标杆,为实现城市整体文明的再提升而不懈努力”。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也作出了“宜向先进城市学习,再接再厉,争取再上水平,努力把宁波建设成科学发展的先行城市、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经济强市、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人民满意的城市”的批示。
今年7月份前后,国家统计局受中央文明办委托,组织所属调查队对15个副省级城市公共文明指数进行调查,国家统计局抽选专业人员,采取“入户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两种方法进行,重点对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等四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测评。在入户问卷调查中,每个城市采取抽样方法选择1000户居民家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评价。实地观察是由调查人员深入城市商业街、公园、广场、车站、交通路口等公共场所开展暗访,对市民行为状况进行综合考察。从最终公布的总体情况看,15个城市的公共文明指数呈现出较高水平,为即将召开的奥运会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据介绍,城市公共文明对当好奥运东道主,以实际行动展示礼仪之邦、文明中国的良好风范具有重要意义。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复查,也把公共文明、市民文明素养列为测评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以“依靠群众建文明,文明成果人民享”的工作理念,在治理城乡环境和维护良好秩序中提升人的文明素质,在提高市民道德境界中构建和美家园,千万个新老宁波人通过参与扶贫帮困、万人助学、支援抗震救灾等公益行动,充分展示了宁波开放包容、充满爱心的文明特质。近年来,我市还围绕“传递文明新风”、“美化身边环境”、“争做奥运使者”三大系列,不断深化“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在全市营造了“共迎奥运、同创文明”的人文环境。
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唐一军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城市公共文明测评中,我们交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但从这次排名情况来看,我市在某些项目与先进城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不能有半点的骄傲与自满。要以这次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排名公布为新的起点,以更高的要求,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举措,紧紧依靠全体新老宁波人的共同努力,不断把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到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