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活跃在我市的广大农村医疗战线上。改革开放以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未选择放弃,而是坚守着自己的那块“阵地”,从“游击队”转而成为“正规军”,依旧钟情这份医疗卫生事业,痴爱不悔。
“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出诊愿翻千层岭,采药敢登万刃崖。”这首电影《红雨》中的插曲,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可谓耳熟能详。而今“赤脚医生”这支“游击队”早已成为了“正规军”,为农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昨天,当记者来到吴兴区八里店镇升山社区卫生服务站时,今年54岁的陈金江正忙着给病人看病。这位曾经的“赤脚医生”经历了35年的行医生涯后,现在已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站长。
药箱伴着泥土香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随后,全国各地农村涌现出了大批“赤脚医生”,并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防治网。
当时陈金江所在村的卫生室原本就有三位“赤脚医生”,但由于当时设备简陋、条件艰苦,而且没有工资,只能靠拿大队里的平均工分过活,很多时候都无法维持正常生计,因此三位“赤脚医生”纷纷都转向了田头,拿起锄头,重新当起了农民。1973年,经过村委会再三讨论,认为当时年仅19岁的陈金江是个好苗子,一致推荐他当“赤脚医生”。
“当年虽然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考取了湖州第二中学,但由于家里穷,无奈只能放弃了学业。”面对这种现状,陈金江很珍惜这个机会,立志要做一名救死扶伤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为乡亲们解决困难。凭着一腔热血以及对医学的美好向往,他背起了药箱,开始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当起为百姓治病的“赤脚医生”。1975年,没有任何医学知识和经验的陈金江被派往南浔卫生院参加“乡村医生复训班”学习,当时他是班里基础最差的“学生”,而经过三个月挑灯夜战,陈金江竟能背出课本上的每一页内容,毕业时他以优异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当时医疗条件差,村里没有固定的卫生室,“赤脚医生”家里一张桌子、一个药厨和一个药箱就成了临时的诊疗点。“大多的时候都是上门为乡亲们看病的。”陈金江告诉记者,每天他就背着一个装有几片普通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和一个听诊器的药箱,走村串户给人看病。白天要跑5公里、为12个生产组的村民提供上门服务,村里1000多号人的情况他比谁都掌握得清楚。晚上在家看书学习专业知识时,时不时还有人找他看病,基本很少有空余时间。当时农村流行放映露天电影,可他却没有看过一场完整的电影。每次刚一踏入电影院,广播里就会播放有人求医的信息,但他却从来没有因此抱怨过。他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无论刮风下雨、炎炎酷暑,只要有病人,24小时随叫随到,随时出诊,不管白天黑夜、风吹雨打,也不管山高路远、道路崎岖,只要有人生病了,来人叫一声,肯定二话不说就出诊。“人家半夜三更来喊你去看病,一晚上喊几回,刚刚喊了去了,回来睡了,人家又来喊,有时候吃着饭人家也来喊,晚上也不能好好睡,这是常有的事。”陈金江回忆说。
曾经有一个寒冷的初春深夜,天下着大雨,全村人都倦缩在被窝里熟睡着,而此时,陈金江却刚从一位村民家就诊回到家,被告知邻村有一个病人发高烧至40多摄氏度。他还来不及把医药箱放下,二话没说,马上又骑着自行车出门了。他沿着崎岖的田间赶路,不料一阵大风刮来,将他卷入了一块冰冷的水田,自行车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从水田里爬上岸的他没有半点迟疑,穿着一身湿透的衣服赶到病人家。经过仔细检查后,开处方、打吊针、开药……直到病人打完吊针后,他才离开,回到家已是第二天凌晨3点多钟,结果一觉醒来自己却患上了重感冒。像这样的事情对陈金江来说已经是很平常了,因此他也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不论大人小孩都亲切地管他叫“金江”,“金江”在当地已经成为了“赤脚医生”的代名词。也许当年背着药箱走入千家万户的赤脚医生,还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医生,但他们却给农民带去了最基础的医疗服务和最贴心的安慰。
“赤脚医生”穿上“鞋”
1985年初,卫生部作出停止使用赤脚医生这一称呼的决定,原来的赤脚医生要进行考核,合格的将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取得从医资格后可以继续行医。当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至此“赤脚医生”的历史也就结束了。
“那时候,村里早已经有了自己的卫生室。”陈金江告诉记者,药橱、药箱、诊查台、办公桌、凳子等已经一应俱全。靠着多年来积累的“人气”以及像是乡间淳朴的亲戚宗族关系般的医患关系,陈金江自己承包下了当时村里的卫生室,生意相当好。除了自己村里的老病号外,邻村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1994年陈金江又考取了“乡村医生”资格证书,真正穿上“鞋”,从一名“赤脚医生”变成了乡村医生。
1996年,当时全国号召农村初级保健要与国际接轨,村卫生室都要纳入乡卫生院统一管理。区卫生管理部门的领导邀请他到乡卫生院继续为老百姓服务。“当时自己干,收入是很高,刚拿到‘乡村医生’资格证书,我的干劲也很足,可总感觉这‘鞋’穿得还不够‘正规’。这么多年来,是村里和老百姓给了我机会,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我要以更好地服务作为回报。”就这样,陈金江正式成为“正规军”的一员,更全面地为老百姓服务。
“六位一体”的社区医疗服务
正当陈金江的“乡村医生”干得得心应手时,卫生行政部门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2001年成立了吴兴区八里店镇升山社区卫生服务站,他成了站长。当时社区卫生服务仍处于初级摸索阶段,陈金江深知要为百姓看好病更要为百姓提供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每天他都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到晚上12点才回家,汇总村民健康状况,为村民建健康档案,一点一滴他都亲自来办,不断核对,绝不马虎。按照要求,保证农民都享有基本卫生服务,访视重点对象,落实防控措施,让村民做到小病不出村镇,大病及时救治。
“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比当年的村卫生室可要‘高级’很多,提供的服务内容也更丰富了,讲究的是‘六位一体’,即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为的就是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部分村民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认识不到合作医疗的保障作用。陈金江就深入农民家中,比方比圆地解释,使得该社区卫生服务站所管辖内的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
很凑巧,昨天又是陈金江一月一次为慢性病患者上门服务的日子,记者跟随他一起来到村民陈梅庆家中。“最近感觉怎么样?药按时吃吗?饮食注意吗?”陈金江边为这位老病号量血压,边询问陈梅庆的情况。
陈梅庆是在一次农民健康体检中被查出患有高血压,陈金江提醒他要戒烟戒酒,并按时吃药。可他却不以为然,结果导致中风。当时被送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时,陈梅庆已经言语不清、血压升高还伴有抽筋症状,陈金江当机立断让其家人送至市级医院进行抢救。由于抢救及时,陈梅庆被抢救了回来,却留下了半边偏瘫的后遗症,无法自主坐立。陈金江知道后,主动上门为他进行针灸,给他按摩,教他锻炼,并且鼓励他安慰他,给他信心,在陈金江和他自己的努力下,慢慢地陈梅庆自己能站起来,现在甚至还能做一些轻便的农活。“要不是陈医生,我这后半辈子还真不知道怎么过呢!”今年68岁的陈梅庆感激地说。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病人,陈金江总是能用低价药治疗的,就决不用贵药。他还经常免费为有需要的病人做针灸……30多年的从医之路下来,他已经记不清为多少人免费检查过身体,量过血压,但全村1717户,3880人的健康档案却记录着这一切。
春去秋来,从医35年,陈金江从一名满腔热情年轻人到经验丰富的乡医。他到底救过或医治过多少病人,无从统计。他默默无闻地扎根于农村这片沃土,心系着普通百姓,时刻恪守乡医的服务宗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为群众防病治病,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农民的尊敬和信赖。2006年,时值52岁的他更是以高出及格分数30分的优异成绩获得了“职业助理医师”资格,这在当地实属不易。
为了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陈金江的儿子陈江华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名社区医生。“我土生土长在这里,从小我就看着父亲为乡亲们看病送药,一直希望能做一个跟父亲一样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乡村医生。”儿子的话朴实而又真挚,却道出了这一家人的心愿。
编后: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近些年来更是蓬勃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感受到医疗发展带来的益处。在农村,过去“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困,因病致贫”的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2003年我市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现状,“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更是让农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地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在初级阶段。
服务站硬件设施好了,农村卫生技术队伍素质也随之要求提高,尤其是在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之后。目前我市50岁以上的乡村医生占到乡村医生总人数的50%以上,其中不少都是以前的“赤脚医生”,5年后其中至少1000人面临退休,乡村医生将产生青黄不接现象。因此,去年我市政府出钱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