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个孩子的帮助,对一所“木板小学”的关心,对贵州山区富余劳动力的关注……嘉兴对贵州毕节地区的爱心帮助行动还在进行,而且渠道更宽、更广,正向更实际的领域扩展、延伸。经嘉兴日报社与毕节日报社多次研究后,昨日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在毕节地区组建一所对当地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的学校。9月,该培训学校将向嘉兴输出第一批50名技能型人才。而考虑到目前嘉兴众多企业对电工的需求量比较大,为此,首批培训学员将主要以电工技能型人才为主。假如你的企业目前正需要电工的话,请赶紧拨打82828110报名。
1988年,时任贵州省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毕节进行考察,提出要建立毕节试验区。试验区有3个主要任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控制人口。从此,这个被认为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岩溶地区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恰逢毕节试验区建立20周年。
该学校取名为“毕节嘉兴闻达信息工程职业培训学校”。记者了解到,之所以要组建这所学校,是为了促进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加强两地之间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为嘉兴企业定向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进一步发挥嘉兴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和毕节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两地报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东、西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这样,既能帮助毕节地区解决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达到另外一种渠道的扶贫作用,又能为嘉兴企业破解用工荒、用工难困局。”嘉兴日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后,学校培训的工种包括计算机系统操作工、电工、焊工、车工、变电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商品营销员、家用电器维修工、锅炉设备安装工、中式烹调师、锅炉操作工、制图员、砌筑工、家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18个鉴定工种。学校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每年3月1日至4月1日为春季班,8月1日至9月1日为秋季班。
培训学校今后将与嘉兴以及其他地方的企业接洽,按照“订单式”培训,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学校就培训什么样的人才。
据介绍,为了组建这所学校,嘉兴日报社、毕节地区当地政府、毕节日报社等都相当重视。今年4月15日,嘉兴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扣林一行专程赶往贵州毕节考察,与中共毕节地委宣传部领导,毕节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刘群峰以及毕节地区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负责人就两地劳务输出对接进行座谈,就联合组建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多次商讨。
在此期间,双方都认为应想办法搭建一个东西部劳动力交流的平台。双方通过对毕节地区技能型以及普通劳动力进行培训,定点向嘉兴甚至更多地区的用人单位进行推荐。
如果你的企业正在面临电工荒,想借助这个平台来招贤纳士,请与晚报24小时热线82828110联系。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9月5日止。此次电工培训,将采取这样的方式:学员从学校结业拿到相关证件后,输送到嘉兴企业先试用一段时间,企业认为合格,签订劳动合同后再付毕节方面300元的培训费。晚报将对报名单位的电工需求进行归纳统计,再与毕节地区劳动部门进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