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寒门生的解困之路
贷到2.4万元助学款
学生:刘博宇(化名),浙江大学大二学生
解困之路:下半年即将迈入大三门槛的刘博宇来自吉林。两年前的一张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把他送入了浙大的校门。考上浙大令全家都很兴奋,但当时刘博宇的父母都已经下岗了,靠父亲打零工补贴家用。每年4800元的基本学费、1000元左右的学分费、1200元住宿费,再加上生活费,让他们一家发愁。“我早就知道有国家助学贷款,但具体如何申请,能否申请得到,我心中一点都没数。”
不过刘博宇一家并没有犯愁很久,一张《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帮了大忙。这张表是随着大学通知书一同寄来的,“我只要把表填好,在大学规定的注册日子把表交到‘绿色通道’处或者学院的相应地点就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了。”刘博宇一口气申请了4年的国家助学贷款,总共2.4万元。
一下子把学费解决了,刘宇博松了一口气。而生活费,他准备开学前做点家教攒点钱。开学注册那天,他很顺利地在绿色通道办好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手续,绿色通道就设在浙大一条走廊的角落。“工作人员自己也是贫困生,没有感觉到多少尴尬或者不舒服。”就在那时,工作人员告诉他,生活费也可以通过申请学校其他的助学金来解决。这对于课程很多本来就没有多少课余时间打工的刘宇博来说无疑太重要了。“我在大一时申请了周氏助学金,大二的时候又申请了另一个助学金。这样一来,住宿费和生活费也解决了一半。”
开学之后,刘博宇发现,除了奖学金助学金之外,学校还为贫困学生安排了许多助学岗位,他就申请了一个岗位,“每个小时8-10元的报酬,是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对于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还有现金奖励。”这样,他平均每个月750元的生活开销,家里只需要承担200-300元。
每月500元生活费自己挣
学生:王秀琴(化名),浙江财经学院学生
解困之路:老家嘉兴的她3年前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个以务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有两姐妹读书的费用需要负担,实在有点吃不消。
当时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达的有一份国家助学贷款的说明书,王秀琴根据相关规定,在学校网站下载了一份贫困生确认表格,填妥后在当地民政部门盖了章,开学后交给了学校。
注册时,学校专门替贫困生开启了交费“绿色通道”,她当场填妥一份表格用于学费缓交,只要交学费扣除助学贷款后余下的1000多元钱就可以了。
开学时王秀琴一共只带了1000多元钱来学校,交完学费后,剩下的钱已经不多。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一个月的生活费,我基本控制在500元以内,伙食费一般在300~350元,加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
这每月500元怎么来?王秀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开学后不久,她就申请了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就在辅导员办公室做助理,根据出勤的次数,基本每月可以拿250~300元的工资。”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王秀琴在大一时又申请了国家助学金,“这是学校根据我们入学时所交的贫困生确认表格,逐个通知我们申请的,每年可以获得1000多元的补助。”另外,在大二时她又申请了一项省级的有关优秀学生奖学金,金额达到了2000元。所以现在她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了!
特别提醒:开学前,这张表别忘了填
学生在申请各类奖助学金或贷款时,必须提交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即《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开学以前,学生需如实填写此表,请家长或监护人签字,同时到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此表就夹在《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一册中,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学生手中。
国家奖助学金、贷学金
国家助学金:具体标准在每人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每年9月30日前,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各高校于当年11月15日前完成评审。国家助学金按10个月发放,学校按月将钱发放到学生手中。
国家助学贷款:原则上每人每学年申请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6000元。一个学年内的学费、住宿费贷款,银行应一次性发放;一个学年内的生活费贷款,银行(或学校)按10个月逐月发放。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由学生本人支付。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可申请。每年9月30日前,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各高校于当年10月31日前完成评审。每年11月30前将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
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可申请。各高校于每学年开学初启动评审工作,当年10月31日前完成评审。每年11月30日前将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贫困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