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8月6日讯日前,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开门迎客,江山市又多了一个“种”文化赚钱的村。
位于江郎山脚下的清漾村,自然景观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出过6个尚书、80个进士。2002年3月,《清漾毛氏族谱》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证实了毛泽东系清漾毛氏第56代嫡孙,成为全国48件国家一级档案文献之一。
如今,毛氏祖居成了清漾农民的“金名片”。清漾祖宅、清漾塔……一款款根雕艺术品栩栩如生。“这些与毛氏文化有关的木雕好卖得很,一个能卖上几千元!”木雕工艺品厂老板毛代学说。
近年来,江山农民越来越注重挖掘、巧“种”文化,一批特色文化村中的文化成分正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在清湖镇和睦村,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40多座土窑,保存着原始的制陶工艺。江山市筹资上千万元在这里建设接待中心、陶文化展示馆、陶文化广场、古陶文化街等一大批旅游服务基础接待设施。61岁的土陶老艺人王中文,在门前添设了4套土陶制作设施。他说,村里悠久的土陶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他准备开一间“土陶坊”,让游客亲身体验土陶制作的乐趣。
廿八都镇和大陈乡大陈村都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古建筑。杨展三老人利用自家的古建筑,摆出了明清古文物,自己当讲解员,开起了“家庭民俗古董博物馆”,吸引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来考察,每天都有许多游客来参观。大陈村农民则修缮了“汪氏宗祠”、“文昌阁”等一批古建筑,开发了长春面加工等景点,连续3年举办大型“麻糍节”,重现了古村落特有的风情风貌,吸引了一批批观光者,去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据了解,江山市已有20多个村的农民学会了“种”文化赚钱,这些村的村民因此人均每年增收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