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7日讯 昨天,浙江万里学院陈吉刚博士从北极科考船“雪龙”号上给记者发来邮件。在北冰洋边缘海域当地时间3日清晨6点45分(北京时间3日凌晨2点45分),“雪龙”号极地破冰船,遇到此次北极之旅的首个浮冰区。
“雪龙”驶入浮冰区
随着“雪龙”号不断向北推进,陈博士他们看到海面上散落的大浮冰面积达四五十平方米,小浮冰面积有两三平方米。
为了减少海冰对船体的撞击,“雪龙”号在驶入这一浮冰区后即减速航行,从每小时16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降低为每小时12海里。但船体碰到大块浮冰时,仍会发出“咯咯”的响声并略有摇摆。
据悉,这些浮冰很可能是北美洲北部海岸的固定冰,春夏季节消融后在海流与海风作用下漂移到楚科奇海。它们基本是上一个冬季形成的冰,而非北极地区常年不化的多年冰。
当天,经过近20个小时奋战,陈博士又成功完成4个站点样品海底沉积物和海水样品取样及样品处理工作。
提防北极熊袭击
在南极考察,不必担心来自动物的危险,因为南极没有任何威胁人类的动物。而在北极考察,考察队员不得不时时提防着危险的北极熊。因此在冰上进行科考作业,要专门安排科学考察队员防熊。
在进入北极圈之前,科考队已安排好“五人防熊小组”。
防熊小组人员必须要满足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男性;二是期间没有其他科考任务;三是有一定的防熊经验;四是身体条件要好,反应机敏,眼睛好用。
防熊小组在工作前还要经过一定的训练,例如使用防熊武器来福枪等。
陈博士解释说,防熊队员带枪并不意味着让你去打熊玩,或者说看到北极熊就朝它开枪。北极熊是受保护的,任何人不能无故伤害北极熊,只有在对人员有攻击行为时,为了确保冰上工作人员的安全,方可开枪自卫。
前方发现北极熊
参加科考前,有报道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海冰面积将大幅度减小,冰的厚度比往年更薄,会严重影响北极熊的生存。出行之前,包括陈博士在内的科考人员担心在北极科考期间可能看不到北极熊。
然而,航行区域时间4日晚上7点左右(北京时间3点左右),在科考船的前方发现了北极熊。陈博士拿起眼镜,冲出寝室,来到船的右舷观望,并用相机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