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7日讯
浙江中小企业遭遇现金流困境时,宏观政策如何伸出援手?为什么说当前是浙江企业转型升级的好机会?浙江企业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成功突围?
昨天上午,在“汇聚青春力量、助推转型升级——当前经济形势发展报告会”上,浙江省经贸委副主任凌云用了两个小时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浙江企业的出路,并从企业环境、货币政策、能源供应、贸易摩擦、社会稳定等五个热点问题,为与会的数百名青年企业家们作了科学预警。
政府努力争取贷款额度
“当前浙江经济总体上平稳发展!”凌云以一组数据分析说,今年上半年浙江GDP增长了11.4%,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而财政收入增长23.5%,工业增加值12.2%,利润总额增长15.8%,这些指标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处于一种平稳发展的态势。
凌云并不讳言浙江企业的亏损程度,上半年的数据是亏损面为19%,比去年同期缩小,但亏损额达102亿,同比增长60.9%。为什么亏损面缩小了,而亏损额反而大了?凌云介绍,这说明有大企业亏损了。换句话说,上半年浙江中小企业的亏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严重。
“从长期来看,从紧货币政策是不会变的!”凌云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从“双防”微调为“一保一控”,即保经济平稳增长,控通货膨胀,这是从稳定政策的角度考虑的,较长时期政策面上不会有太大变化。“可能会发几个点球,即在点上有一些变化。”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银行给浙江的信贷规模比年初预计的有所增加,其授信额度高达578亿,但部分中小企业仍然感觉现金流吃紧。凌云认为,这是银行对企业“有授信规模,没有贷款额度”,片面扩大信贷规模所致。目前,浙江有关部门正与银监会沟通,希望争取更多的贷款额度。
凌云对浙江企业未来的形势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国内的汶川地震、奥运会等影响经济的因素与浙江的关系均不大,而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对浙江经济有着制约作用,预计美国经济在明年第一季度转好,因而浙江外向型的企业还需度过一年左右的困难期。
推动企业转变发展观念
凌云对国家经济政策和发展态势的判断,获得在场青年企业家的广泛认同。
凌云表示,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非常长远的趋势,因而外向型企业应重视汇率的变化;对于传统制造业的企业,节能减排的问题是无论如何也回避不了,不转型升级只有死路一条;油电价上涨,能源供应趋紧,企业成本上升短期无法改变;只要我国的顺差长期存在,贸易摩擦就会长期存在。
因而,不管企业面临的是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原材料飙升的压力,还是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人力成本高增长,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仍是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即如何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企业竞争力;如何推动品牌建设,加大产品附加值等。
当前浙江企业要渡过难关,观念问题非常重要。你想不到肯定做不到,想得到也不一定做得到。但你想到了,做便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即从目标出发,细分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而不是从条件出发。从条件出发,到处都是困难。
“自主创新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动力,是现代企业进步的源泉。”凌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