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登琴能自己行走,母女俩很开心。 唐光峰 摄
浙江在线08月12日讯
昨天上午,一个陌生的电话进入我手机,我接起来,对方直呼:“我站起来了!相信吗?”这时我才听出来,她是因四川地震受伤来杭治疗的牟登琴。“真的,我真的站起来了!”激动之余,她一再地跟我强调这是事实。
我作为一名志愿者,曾陪护过她。兴奋之余,我急忙来到杭州市中医院。她撑着拐杖刚从卫生间出来,人很瘦,但一脸喜悦。
要知道,在2个多月前,杭州市中医院骨科主任还向科室的所有医生护士特别叮嘱:“对牟登琴的病情,大家不要给她太乐观的回答。”
言下之意,这个腰椎骨骨折、诊断为截瘫(体操运动员桑兰也为截瘫)的病人,想要站起来很难,能恢复到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如今,医院不下10个医生来看过牟登琴了,一个个惊叹:“真是奇迹,能恢复的这么好、这么快。”
牟登琴也知道,这一次的站立是多么的不容易。
牟登琴记着护士徐英。那是刚到杭州的第一天,已是夜深人静。徐英护士又一次走进病房,查看牟登琴的状况,这已是她那天的第四次查房了。床头,牟登琴睁大眼睛盯着天花板看。护士问她:“怎么还没睡?”牟登琴说:“我右腿痛,痛的受不了。”徐英护士坐下来,给她做起了按摩。渐渐地,牟登琴入睡了。徐英护士给她按摩到几点,没人知道。
牟登琴记着她的主治医生何医生。到杭州的第三天,牟登琴发起了高烧,烧一直不退。主治医生何医生每隔半小时就挠着头皮、皱着眉头进来一次,“怎么回事呢?”他看看伤口,又看看体温表,满脸的焦急。内科、泌尿科等医生一个个来了,又一个个排除了相关的可能性。这可急坏了何医生。经专家组会诊后,决定对牟登琴进行各项检查。每次去检查,何医生总是走在最前头,亲自陪同去做CT、B超。他想第一时间知道结果。经过深入细致的检查,牟登琴的烧,终于退了。
牟登琴记着志愿者吴馨踊阿姨。她是一个细心的女人。还记得那次,为了看登琴脚趾是否能够进行细微的动弹,吴阿姨趴在病床前,屏住呼吸,双眼细细盯着她的脚趾。动了,动了。吴阿姨跳起来,又跑到床头,猛地亲了一口登琴的脸,大叫:“小琴,动了!你的脚趾能动了!”这时,很多志愿者都冲进来,分享这一幕喜悦。要知道,虽然只是脚趾的细微一动,对于牟登琴来说,却是莫大的信心与鼓励。
牟登琴更记着余伟良大伯。几个月没下地,牟登琴腿部肌肉萎缩了,细如芦柴棒。50多岁的余伟良志愿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一个晚上,他跟登琴说,“我给你洗脚按摩吧。”登琴以为余师傅是说说的。第二天,余师傅真的拿来了脚盆,端来热水,给她洗脚、按摩。那一刻,登琴鼻子酸了:一个50多岁的男人,为她一个陌生女子洗脚。每一次洗脚、按摩都要1个多小时,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连续一个多月,余师傅每天都来给她洗脚按摩。“今天我能站起来,是离不开他的帮助的。”登琴说。
还有志愿者孔琴,为了锻炼登琴的腿部肌力,她用手抵着登琴的脚,来了一场场“拉锯战”,锻炼登琴腿部的伸蹬能力。每天,这样的“拉锯战”都要进行两三个小时。每次,都让登琴全身大汗,而孔琴的手,更是一次次酸得难以抬起。
8月5日,一个让牟登琴永生难忘的日子。医生来查房,告诉她一个让她意外,又天天期盼着的决定——试着下地走走。那天,她忘不了医生、妈妈、志愿者们那紧张的眼神。他们一直紧盯着她,紧盯着她的脚,紧盯着她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紧盯着她每一小寸的移动……她慢慢地挪到床边,下地,站,松手,站,站起来了!
真的站起来了!
病房里一片欢呼。
昨天,在我临走时,她递给我一封感谢信,“医院已通知我这几天回四川,所有的感谢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