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科研人员日前借助中国“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在北冰洋成功布放一架水下滑翔机。这是欧盟科研人员首次在北极开阔海域布放水下滑翔机。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它运用活塞原理改变自身浮力在海中移动,续航时间可长达数月。欧盟科研人员借助“雪龙”号布放的水下滑翔机呈流线型,长2.5米,翼展2米,在水面下200米以内区域可以自由上浮下潜。这种水下滑翔机携有海水温度-盐度-深度传感器,可在水平方向每移动8公里至10公里后浮出水面,将自动记录的不同深度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数据,通过铱星系统传输至远程控制器,并获取下一个移动指令。
这架水下滑翔机服务于欧盟赞助的北极研究项目——“发展针对北极长期环境变化的数值模式与观测能力”。项目总协调人琼-克劳德·加斯卡尔对记者说,随着中国极地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欧盟科研人员希望借助中国科考船布放水下滑翔机和其他观测设备,加强与中国同行在北极科研方面的合作。
为期4年的“发展针对北极长期环境变化的数值模式与观测能力”项目,由欧洲11个国家的48家研究机构共同参与,旨在探究气候变化对北极海洋、海冰、大气等的影响。中国与欧盟有关机构于今年5月签署协议,决定在这一项目和“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对北极环境的监测研究。
琼-克劳德·加斯卡尔说,北极的海冰融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合作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北极科研方面,欧盟已经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的参与将使这一合作领域更为广阔。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领队袁绍宏说,2007年,国际科学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启动第四次国际极地年(2007年至2008年)活动。在这一背景下,欧盟借助中国极地科考船这一平台与中国科学家共同开展北极科学研究,有助于中国为国际极地年活动作出更多贡献,提高相关科研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