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出现在上海书展上做文学讲座的大作家莫言排场好大,主办方给他安排的是上海世贸中心的多功能厅。但是在巨大的空间中,莫言却颇有点“找不着北”,直言:“这个像排球比赛场般大的地方,把文学压抑得很渺小。”
为了看奥运开幕式,
特意买了52寸大彩电
众星捧月般被媒体包围的莫言,首先就被拷问对奥运会开幕式的看法。“概括起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幕式。”除了这一句话外,莫言以没有在现场观看为理由,没有再给出进一步的评价。“我特地在7月26日买了一台52寸的大彩电,为了弥补没在现场看奥运会开幕式的遗憾。”
谁都知道莫言和张艺谋之间的深厚渊源,张艺谋凭借执导莫言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首次为中国夺得金狮奖,而莫言因此名声大震。他们两个还真不知谁成就了谁,拿莫言的话来说,就是“双赢”。“《红高粱》使我的知名度大幅度上升,但是张艺谋也不会忘记《红高粱》,没有它就没有后来的张艺谋,也可能就不会由他执导这次奥运会开幕式。”
以前三月不出作品就焦虑,
现在三年不出作品也不急
谁都知道莫言是圈内出了名的“快枪手”,曾经创下43天写成几十万字的《生死疲劳》的纪录。两年前,他放弃了5年来用电脑写作的习惯,重新拿起了笔“爬格子”。“用笔写,我可以一天写一万字,而用电脑只能写三千字,而且手写可以避免我在网上冲浪浪费时间。”
莫言还透露了一个独特习惯——喜欢戴着耳机听着京剧曲牌,和着节奏写作,文思泉涌。
但是,莫言已经有近三年未有新作问世了。“以前,三个月不出作品就焦虑,现在三年不出作品也不着急。”莫言气定神闲地从容一笑。他说,现在他已经到了求质量不求数量的阶段,要突破,要向读者负责。
正在构思的下一部农村题材小说的莫言说,主人公将有很大不同,结构上也试图寻求新突破。“现在还没有特别强烈的创作冲动,要等主人公像我的左邻右舍一样熟悉了,才会动笔。”
写作可是个体力活。人家一进入创作状态,越写越瘦,而莫言却很神奇,一进入状态却越写越胖,身体越写越好,可见他真是乐在其中。“一部长篇写下来,我铁定重五六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