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淳安白云溪漂流每天接待1700多人,接近景点的最大承接量;建德的葫芦飞瀑峡谷漂流,加订了100只皮筏迎战周末旅游热潮。继溶洞旅游、古镇旅游、主题公园游、生态旅游后,漂流已经成为新一轮的旅游热点。
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目前有漂流景点50余家,多集中在杭州、宁波和温州。热闹的漂流背后,也逐渐暴露出资源同质化、无序竞争和安全隐患。
|
漂流是今年的旅游热点(图中内容与本文无关) |
遍地开花
在千岛湖,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就有四家漂流景点,还有2家正在积极筹备中。这些漂流点,多为峡谷漂流。
浙江现有的50余家漂流景点中,杭州、宁波和温州分别在10家之上。而浙江周边的江西、福建、安徽等地,漂流项目也正疯狂涌现,甚至达到“有水即漂,无水也漂”的空前状态。
杭州国旅张琛感叹,一个又一个漂流景点开发出来后都来旅行社拉生意,杭州国旅接待了不下10家。有竹筏漂流,也有峡谷漂流、悬崖漂流,一个比一个刺激。
白云溪漂流的吴益刚说,今年漂流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40%。周末接待人数都在3000人左右。上周末,景区接待接近满负荷状态,不得已拒绝了400多名游客。因为生意火爆,他们在距离现有漂流项目12公里处投资了第二个漂流项目,计划9月初开张,溪流落差会更大。
葫芦飞瀑峡谷漂流的总经理王虹也是一脸喜气,夏天周末,每天有1000多人参与漂流,原来准备的皮筏都不够用。
同质竞争
与此前的溶洞热、生态热引发的景点间内战的状态相似,无序的漂流开发很可能上演现代版“春秋战国”。
省旅游局一位负责人说,几年前漂流开发需要审批,浙江省仅有10余家漂流景点。之后,审批放开,漂流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与景点、宾馆的投资相比,漂流景点的投资很省钱,又易复制。一些小型的竹筏漂流,10万元左右的投入就可上马。而皮筏漂流,投资200万元—300万元就可启动。白云溪漂流总经理吴益刚说,该漂流投资500多万元,2—3年可收回投资。
有专家指出,浙江现有的众多漂流项目大都属于支流性漂流,漂流类同、水质类同、风光类同,不可避免使产品存在严重同质化,缺少特色,游客去过一两个后就会索然无味。
漂流季节性很强,一年只做五六个月生意,夏天黄金期内的两三个月,竞争非常激烈。吴益刚在全国考察了50多家漂流点,“广东清远最多,一个市就聚集了32个漂流点,但生意好的也只有四五家,有几家已经倒闭。在浙江,也有几家漂流景点因为没有特色,现在生意清淡,也面临着关门谢客或转型。”
安全隐患
短平快的投资理念,使一些漂流点没有规范的管理,游客在漂流过程中磕磕碰碰的事件时有发生。杭州双溪漂流参与起草了《漂流旅游安全和服务规范》,杭州双溪漂流总经理王邦林认为,对照标准,只有少数几个漂流景点做得比较规范。
王邦林说,双溪漂流的筏工、船只都经安全许可,由当地港航部门发上岗证,每个月接受抽查。皮筏每半年交由主管部门检查。在深水区有对游客的文字警示,在100米长的河道范围内,配置了10个安全员,并准备了救生圈等安全设施。如果游客不穿救生衣漂流,相关筏工下岗。
这些规范管理,在很多漂流点都没能做到。有些漂流点,尽管在溪流落差较大、容易翻船的地方配备了安全员,但沿途还是有一些水流湍急的湖面无人看管。
杭州国旅张琛说,今年暑期,有团队去安吉漂流,由于水流湍急,又有落差,游客刚上船就掉水里了,所幸只擦破了皮、丢了鞋。但游客还是心有余悸。事实上,有些投资商租下一段水域后,造了座大门就开张营业了,管理上有不少隐患。
去年,四明山大峡谷漂流在营业前的试航中,橡皮艇在湍急的溪水中发生倾覆,两人落入冰冷的深潭水中,其中一人死亡。
保障机制
杭州天择野外生存拓展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章杨曾经去过浙江好几处漂流点,喜欢野外漂流的他看出其中不少安全隐患。
他说,穿救生衣时如果腋下、腰上等处没系紧,人掉到水里后很可能从救生衣下滑出,但很少有漂流点的工作人员会指导游客正确穿救生衣。皮筏本身不稳定,2人或4人在皮筏中,某个人重心转移,都会翻船。在漂流过程中,特别是遇到激流、落差,不掌握一定技巧,也会导致翻船。这些技巧应该在游客上船前做简单培训说明。比如遇到激流,游客的重心要尽量向船中间倾斜,手要抓牢船两边的绳子,眼睛紧盯前方。
“为了降低成本,一些漂流景点不提供头盔,或者用简易的头盔,保障系数就会降低。”章杨说,为了防止落水后头撞上溪中的岩石,游客一定要戴好头盔。
章杨说,人一旦掉进水里发生危险,包括有效急救在内的反应时间只有5分钟,但目前一些漂流景点的急救反应机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