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员祝斐建用手机上网的方式,更新列车上的“中国奖牌榜”。
杭州。6点26分。
他欣喜地拍到了胡同里一块斑驳的黑板,上面用粉笔工工整整地写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最让这个年轻人心动的,是奥运季里中国人的表情。
就像所有身处在这个大时代的中国年轻人,他们发现自己想做和能做的有太多。
直到这个时候,郑胜才松了一口气。
他很难说明白,火车对人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这首先是他工作的地方,还知道,它不仅一次次地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将人们带到目的地,还承载着许多人的欢乐、期待、回味、梦想。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乘火车,是在去南京铁路运输学校报到的那天。从那时起,他的生命里就再也不缺少关于火车的故事。
当王超在列车餐车的小桌板上打开电脑的时候,所有人都凝神静气,看一个20岁男孩的奥运镜像记录。
这个夏天,他背着自己的宝贝尼康相机在北京待了很多天,为了亲眼目睹一场棒球比赛,日本对古巴,地点在五棵松棒球场。另外一个原因,也为了真真切切地记录2008年夏天的北京。
王超是四川师范大学导演系的学生,当初填志愿的时候,他几乎是一下子对摄影发生了兴趣,现在他又多了一个爱拍照的理由——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就是学摄影出身的”。
他在故宫里待到闭馆,就为了拍一张黄昏时夕阳下的宫墙。他不喜欢后海的商业化,而是一直在寻找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他欣喜地拍到了胡同里一块斑驳的黑板,上面用粉笔工工整整地写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而最让这个年轻人心动的,是奥运季里中国人的表情。在一座赛场外,他看到一位老太太,举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急购比赛现场门票”。因为她的女儿过两天要出国,想在走之前看一场奥运会的比赛。王超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幕,这样的普通人让他感动。
他曾经在骄阳似火的天气里,跑到朝晖附近的一个工地,去拍身背钢筋在烈日下工作的民工。那个拍到了金晶在巴黎奋力保护奥运火炬的《北京青年报》的摄影记者,曾经到王超的学校开过讲座,这让他突然又对新闻摄影产生了兴趣。就像所有身处在这个大时代的中国年轻人,他们发现自己想做和能做的有太多。
这一天,王超坐火车回杭州,因为再过两周他就要开学了。对于这趟杭京列车,他从小就有特殊的感觉,因为她的母亲就在这趟车上工作。当火车上的人们饶有兴致地欣赏儿子的作品的时候,背后站着幸福的母亲。
这样的母亲还有杭京列车大队长龚雪芬,她在北京上大学的儿子,这个夏天也在做奥运会的志愿者。这意味着,她能够有机会分享比别人更多的奥运会的故事。
如果北京早晨的天气不错,杨明会到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快步走几圈。
祝斐建兴奋地看着奖牌榜上数字继续上升。
李梅磬说,我会坐在“水立方”里,37排25座。
郑巧红希望,有一天她能好好地看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