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小企业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运行活力。目前,资金链“吃紧”、融资遭遇困局以及转型难等突出问题让中小企业“叹息”不断,中小企业亟待实现“柔性转身”。
遭遇融资困局
“不借钱,企业只能是慢慢地熬,如果熬不下去只能关门。”一家企业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而融资借钱无非是两个渠道,要么向银行借,要么民间融资,但不管是银行贷款还是民间融资,其借贷成本都让企业难以承受。
据有关人士介绍,去年以来,企业的借贷成本大幅上升,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去年底达到9%,目前仍处于5%以上的高位。而去年6次加息后,使得一年期贷款利率从6.12%上升到7.47%,上升了22%。
桐乡高丰包装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以前,企业需要补充流动资金,随时可以到银行申请贷款,而现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难度很大,“就算是贷到了有时也是打折扣的,如申请贷600万元,只能给你400万元,而且贷款利率还要上浮”。
而对于民间融资以及高利贷,不少中小企业也是大倒苦水。“谁愿意去借高利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家民企负责人感慨,高利贷的年息最高达到40%以上,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融资利率甚至达到70%,“这根本就是找死,但是为了缓解资金困境,有时也必须借。”
转型步履维艰
“钱荒”之下,挖掘内部潜能或转型成为中小企业的不二选择。
“这是一段艰难时期,但也是考验企业生命力的关键时刻。”浙江福光灯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正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但产品研发或者转型其他产业,都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撑”。
“但在目前宏观调控背景下,不是每个中小企业都有‘柔性转身’的时间和可能。”有关人士认为,虽然有很多促进企业转型的政策出台,但对自身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高企的转型成本使企业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关人士指出,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要促使其实现“柔性转身”,应为其搭起融资服务平台,围绕“为项目找资本,为资本找项目”的服务目标,打通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实现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有效对接。同时,还要搭好创业服务平台,引导企业科学投资延长生命周期,优化发展环境,鼓励民间资金成为创业资本,走“高档高价”的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