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多月,一艘载重3700吨的二类化学品船,将在乐清磐石正式下水,交付给希腊一家船务公司。
相比一些大型远洋货轮,这艘船并不起眼,但它的建造者,却是一家名气很大的服装企业——庄吉集团。
两年前,庄吉集团先后收购温州当地三家船业公司,斥资8亿元进军造船业。现在,服装制造与船舶制造这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产业,都是庄吉集团的主业。
近年来,在世界造船产业逐渐东移,以及国际船舶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一直以来长于“轻薄短小”产品的浙江民营资本,纷纷进入属于重工业的造船业,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民企造船热”。
庄吉造船
刚刚投产六个月的庄吉船业,生意已经相当红火。
“10月份即将下水的这艘化学品船,是庄吉船业投产后完工的第一艘船。”庄吉集团外宣部部长余贤贵说,正在建造的另一艘化学品船和一艘载重2.7万吨的散货船也将在不久后下水,第一批来自希腊的12艘二类化学品船与成品油船订单,交货期已经排到了2010年以后。
如此“红火”的场面,对于正处在“过冬期”的浙江民营企业来讲,的确十分出挑。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等因素,正严重困扰浙江企业的发展,纺织服装等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在困难面前,庄吉一方面选择不断提高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则将目光向其他行业转移。
“庄吉在服装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集团股东看到全球贸易带动远洋运输业快速发展,船舶需求量巨大。”余贤贵说,2006年9月起,庄吉先后收购、兼并了乐清凯泽船业、鑫煌船舶、远东船舶等三家船业公司,成立了庄吉船业有限公司。
经过两年的基础建设,庄吉船业已初具规模。庄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元忠说,到2009年,全部8亿元的基础建设投资将全部完成,完工投产后的船厂,将有9个船台同时造船,年生产能力可达30万载重吨。
蜂拥下水
庄吉斥巨资进军造船业,只是近年来浙江民企“造船热”的一个缩影。凭借对商业机会的敏感嗅觉,浙江民营资本正在加速涉足造船业。
与庄吉类似,同样在服装业做得很成功的宁波培罗成集团,已与全球最大的船舶精密装饰材料公司——瑞典伊纳克赛公司合作,进军在国内尚属空白的船舶装饰行业。
温州另一家民企人民电器,则与英国“船王”格莱格投资公司合作造船,第一批价值2.5亿美元的10艘巨轮订单已经排到了2010年。
如今,在全省4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已经集聚了数百家民营船厂,造船能力已稳居全国第三。同时,浙江也正成为争夺造船订单最多的一匹黑马。今年上半年,浙江新承接船舶订单805.9万载重吨,跃居全国第二。
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船舶出口额达到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1%,成为浙江出口的最大亮点。
目前,台州、舟山、宁波和温州已成为浙江省四大造船基地。在舟山,一座座储藏鱼虾的冷库,如今正在被龙门吊和巨大的船台所取代。2007年,舟山船舶工业实现产值192.8亿元,同比增长80.3%,首次取代水产加工业成为“工业主角”;在台州,从事船舶修造的企业已达83家,今年上半年,完工船舶250艘,产量180万吨,同比增长50%,成为全市增幅第一工业产业。
历史机遇
在业内人士看来,造船业在浙江如此“疯狂”的深层次原因,是国际造船业产业转移,以及一系列利好因素带来的历史机遇。
首先,全球造船市场近年来持续兴旺。“按照规律,全球海运行业每隔20年便会出现一个向上周期。”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说,从2003年开始,国际贸易大幅增长,世界海运市场空前繁荣,直接带动了船舶需求的增长。
同样是在2003年,国际海事组织公布公约,要求在2010年前淘汰单壳船。“这项决定是国际造船业的重大利好。”杨轶清说,大部分燃油舱单壳船将被淘汰,因此世界上很多船东都抓紧在2010年前,购买符合标准的新船舶。
但在杨轶清看来,推动浙江造船业迅猛发展的最重要原因,还在于国际造船业的产业转移。
近年来,全球劳动力价格普遍上升,土地、岸线资源逐渐紧张,造船成本居高不下,日本、韩国和欧美等造船强国已将其造船业逐步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相比这些国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要低出很多,因此,国际船舶的大量订单涌向中国。
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最近两三年间,中国加速成为造船大国。
统计显示,7月份,中国承接新船订单量快速上涨,囊括了全球约60%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